预应力张拉控制数据表.docx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预应力张拉控制数据表
一、适用范围
本表适用于市政设施的预应力构件张拉前,由项目技术负责人根据施工图设计文件、设计规范、施工技术规范选定(或根据对原材料或现场试验结果进行计算而得)的预应力筋、预应力孔道的各种数据和参数,是用于指导预应力张拉施工的重要基础数据。表内各项数据的计算工作若由施工或监理单位的人员进行,则必须经由项目设计负责人审定并办理签名确认手续。
二、执行标准
预应力筋用锚具、夹具和连接器应用技术规范,JGJ 85;城市桥梁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2;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等。以最新颁布的规范、标准为准。
一、表内填写提示
编号:为数据表的流水编号。
轴号(里程)部位:数据表的数据将用于张拉施工的位置。
预应力筋种类、规格、孔道成型方式:按设计图要求填写。
预应力筋设计图号:本数据表所对应参考的设计图图号。
预应力筋试验报告编号:张拉施工的轴号(里程)部位将用到的预应力筋进场复试的试验报告编号。
预应力筋抗拉强度、预应力筋弹性模量:设计值按设计图要求填写,试验结果平均值按预应力筋进场复试报告结果填写。
设计预应力筋伸长计算参数:按设计图要求填写。
钢筋(束)编号:应与对应的设计图编号一致。
预应力筋/每束的根数、规格:按设计图要求填写。
预应力筋/每束截面积:为单根截面积×根数。
张拉方式:根据实施采用单端或双端。
控制应力(σK):按设计图要求填写。
控制张拉力:等于控制应力×预应力筋/每束截面积。
初始应力( %σK):填写按设计图要求(例:10 %σK)的计算结果。
初始张拉力:等于初始应力×预应力筋/每束截面积。
超张拉控制应力 ( %σK):填写按设计图要求(例:105 %σK)的计算结果。(设计没要求此项打“/”。)
超张拉力:等于超张拉控制应力×预应力筋/每束截面积。(设计没要求此项打“/”。)
孔道累计转角:按设计提供的数据填写。(如设计没提供应,可把设计图预应力钢筋在其沿垂面上的曲线孔道每段转角进行累加)
孔道磨擦系数:根据孔道成型方式按规范经验数据或试验实测数据填写。
孔道偏差系数:按规范经验数据或试验实测数据填写。
计算总伸长量:等于每束预应力筋的(控制张拉力×设计预应力筋有效长度)/
(预应力筋截面积×预应力钢筋弹性模量)
备注:可填写各数据的计算过程式,如是先张法也应在备注上说明。
PPL
每束预应力筋的计算总伸长量:ΔL=――――
APEP
式中:L-预应力筋的长度(mm)
AP—预应力筋的截面面积(mm2)
EP--预应力筋的弹性模量(N/ mm2)
PP-预应力筋的平均张拉力(N)
P(1-e-(kx+μΘ))
PP=—————————
kx+μΘ
式中: PP —预应力平均张拉力(N)
P—预应力筋张拉端的张拉力(N)
x—从张拉力至计算截面的孔道长度(m)
Θ—从张拉端至计算截面曲线孔道部分切线的夹角之和(rad)
k—孔道每米局部偏差对摩擦影响系数,参见k系数及μ值表
μ—预应力筋骨与孔道壁的摩擦系数,参见k系数及μ值表
注:当预应力筋骨为直线时PP=P
系数k及μ值表
管道成型方式
k
μ值
钢丝束,钢绞线,光面钢筋
带肋钢筋
精轧螺纹钢筋
预埋铁皮管道
0.0030
0.35
0.40
—
抽蕊成型孔道
0.0015
0.55
0.60
—
预埋金属螺旋管道
0.0015
0.20~0。25
—
0.50
(计算公式适用于曲线是圆弧和直线的钢绞线。当一束钢绞线中有多个曲线及直线时,要分段计算每段的平均张拉力及伸长值)
备注:可填写各数据的计算过程式,如是先张法也应在备注上说明。
预应力张拉控制数据表
工程名称
承包单位
单位工程名称
分包单位
轴号(里程)部位
预应力筋种类
预应力筋规格
孔道成型方式
预应力筋
设计图号
预应力筋
试验报告编号
预应力筋
抗拉强度
(MPa)
设计值
预应力筋
弹性模量
(MPa)
设计值
设计预应力筋
伸长计算参数
%σK
→
100%σK
试验结果
平均值
试验结果
平均值
钢筋(束)编号
预应力筋/每束
张拉 方式
控制 应力σK(MPa)
控制 张拉力(kN)
初始应力( %σK)(MPa)
初始 张拉力(kN)
超张拉 控制应力 ( %σK) (MPa)
超张
拉力 (kN)
孔道累 计转角 θ(rad)
孔道/
筋长度 X(m)
孔道 磨擦 系数
μ
孔道
偏差
系数
κ
计算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