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茶树的生育、品种及栽培.pptx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四章 茶树的生育、品种及栽培
第一节 茶树的生育特性
一、茶树的一生
茶树是一种多年生、木本、常绿植物,属山茶科山茶属茶种。
茶树生物学年龄:茶树在自然生活下的一生年龄。
茶树的经济学年龄:茶树具有经济利用价值的一段时期。
茶树的一生可达100年以上,而经济生产年限一般只有40 ~50年。
茶树的一生从种子萌发开始,到树体老死为止,可以分为四个生物学年龄:
幼苗期
幼年期
成年期
衰老期
(一)幼苗期:
1、概念:指从茶子萌发到茶苗出土,第一次生长休止时(形成驻芽)为止。或从营养体再生至形成完整植株止,这段时间,大约历时4~8个月。
2、幼苗期的营养特点:先异养,单纯由子叶供给营养;到根系能吸收营养时,仍然还需要子叶提供营养,因而为双重营养;最后变为完全的自养,即由根系吸收营养和叶片进行光合作用。
3、栽培管理重点:加强温度和水、肥料的管理P32
(二)幼年期
1、概念:指从第一次生长休止到茶树第一次开花结实为止的这一时期。约3 ~4年。
2、管理重点:
(1)及时定型修剪,以抑制主干生长,促进侧枝生长,为培养高产型树冠打下基础;
(2)合理采茶,采养结合,以形成理想的采摘面
(3)加强肥培,以保证茶树生长发育
(三)成年期
指茶树正式投产到第一次进行更新改造时为止(亦称青、壮年时期),约20 ~30年左右,是茶树一生中最有经济价值的时期。
管理重点:
要尽量延长这一时期所持续的年限。
在投产初期,注意采养结合,培养树冠,扩大采摘面;
加强肥培管理,使茶树保持旺盛的树势;
采用轻修剪和深修剪交替进行的方法,更新树冠,整理树冠面,清除树冠内的病虫枝、枯枝和细弱枝;
采用农业综合措施防治病虫害。
(四)衰老期
1、概念:指茶树从第一次更新到整个植株死亡为止。这一时期的长短因管理水平、环境条件、品种的不同而异。一般可达100年以上,而经济生产年限一般为40~60年。
管理重点:
更新修剪后要加强肥培管理,延缓衰老进程;
进行重修剪,培养树冠;
经数次台刈更新后,产量仍不能提高的,应及时挖除改种
二、茶树对外界环境条件的要求
“四喜四怕”
①喜酸怕碱
②喜光怕晒
③喜温怕寒
④喜湿怕涝
(一)土壤
1、pH(酸碱性)4.0-6.5;最佳5.0-5.5
2、茶树喜酸的机理:
(1)物种系统进化造就的遗传特性
(2)与茶根的生化特性有关
(3)与茶树喜铝嫌钙有关
(4)与菌根菌共生有关
要获得高产优质茶树,茶园土壤还需要具备以下几点:
1、土层深厚、底土松软
2、土壤质地、沙质壤土
3、土壤养分丰富
4、有益微生物繁荣
(二)光照
茶树生物产量的90%~95%是叶绿体利用二氧化碳和水,通过光合作用合成的碳水化合物而构成的。茶树经济产量(生物产量中能使人产生经济价值的产量)的形成也主要依赖于光合作用。
漫射光:由于大气中有云雾或遮荫物,即散射点对各种波长(红、橙、黄、绿、青、蓝、紫)的光都可以散射,这样散射辐射的光称为漫射光,亦可称为散射光。
青
波长=700nm
直射光与漫射光的区别
茶树在漫射光下生育的新梢内含物丰富,持嫩性好,品质优良。
一定的遮荫条件下,均表现出氨基酸含量增加,茶多酚含量减少,对绿茶品质很有好处。
(三)温度
茶树与其他植物一样,有其生育的最适温度、最低温度和最高温度(三基点)范围。
茶树的最适温度在20~30℃;最低温度在-6~
-16 ℃。最高临界温度为45℃。
(四)水分
茶树体内越幼年的部位,其含水量越高。
嫩梢含水量达
75%~80%。
老叶含水量65%左右
枝干含水45%~50%
茶树根系
根系含水量50%
栽培茶树最适年降雨量在1500mm左右,中国大部分茶区的年降雨量在1200~1800mm以上,但由于分布不均,故常出现“秋旱”、“伏旱”等季节性干旱,严重影响茶叶产量。
土壤相对含水量以80%为最好,如果长期高于93%,茶树会出现烂根现象
空气相对湿度以大于80%为好
第二节 茶树的品种资源
一、良种的作用
(一)增加单产
(二)提高品质
(三)增强抗性(抗逆性)
(四)抑制采制“洪峰”
(五)提高采茶效率
二、茶树良种的标准
(一)丰产性
(二)适制性:某一品种茶树适合加工某一类或几类茶的特性。
(三)适应性
(四)抗逆性
三、茶树良种的特征
(一)特征
1、树型:树型直立或半展开
2、分枝:数量适中,枝条粗壮,分枝角度35~45°
3、新梢:梢要长、着叶数多,叶片分布均匀,不重叠
4、叶片:大小适中、叶片着生角度小,叶厚,光能利用率高。页面光泽性强,叶面隆起。
5、芽:要肥壮,茸毛多,芽叶密度大,生长整齐
6、花果:越少越好,以保证有足够的养分供应营养生长
(二)特性
1、新梢生长期长
2、育芽能力强
3、抗逆性强
4、生殖能力弱
四、茶树育种的方法和途径
(一)系统选种
1、概念:P40
2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