夯实基础提升能力概要.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三)答题情况及存在问题 相对于06年高考的诗歌鉴赏题,07年的高考诗歌鉴赏题增加了一点难度:将原来的对一首诗歌鉴赏变成了对三首诗歌的对比鉴赏,而且是诗、词、曲都出现。这就要求考生对这三种诗歌形式及内容都必须做到心中有数。 这就从一定程度上加强了对考生诗歌鉴赏基本素养的测试。 (三)答题情况及存在问题 第一小题的答题情况: 意象 感叹 (1)王谢 亡国 (2)燕子飞入百姓家 悲伤 (3)王谢堂前燕 忧愁 无奈 (4)旧时王谢堂前燕 夕盛今衰 (5)环境 同情 (6)景物 感慨 五花八门的答案,反映出两个基本问题: 1、学生对诗词基本知识把握不到位(意象) 2、整体阅读与鉴赏能力欠缺(阅读辨析) 第二小题的答题情况: (1)《乌衣巷》利用了对朱雀桥边野草野花乱生,又利用了借物抒情来借助夕阳来体现国家的衰败,体现出作者沉重的心情,《人月圆》作者通过与原来宋朝宗室女子,现为歌妓的女子相遇来表现亡国的伤心与沉痛。《山坡羊》中,作者利用了拟人的手法来通过燕子的所见讲述了国家由盛转衰。三篇都利用了旧时王谢堂前燕,现飞向别处来说明自己的遭遇。 ——对语言特点缺少分析,扣1分,得3分 (2)第一篇,表现手法:寄情于景,描绘了一幅红色桥边有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落下。旧时王谢堂前的燕子,飞入寻常百姓家,语言淳朴真挚;第二篇,表现手法:叙事为主,引用白居易的诗句,偶遇流落为歌妓的宋朝宗室女子,泪流满面,语言华丽,富有表现力;第三篇,表现手法:给燕子以人格化,运用拟人手法,燕子来去,朝代替兴,语言生动风趣,形象生动。 ——表现手法概括不到位,扣1分,得3分 (3)刘诗,运用对比手法,借景抒情,以旧时王谢堂前的燕子,现今飞入寻常百姓家做对比,语言明白晓畅。 吴诗运用反问句,增添了内心亡国后夕盛今衰的沉痛感,作者将白居领先地易比作自己,语言明白晓畅,道出自身处境的可悲。 ——缺少对赵曲的分析,扣1分,得3分。 (4)通过景物燕子的描写,用借景抒情的表现手法,表达了作者的感情,语言生动形象,简洁、通俗易懂。 ——未做具体分析,过于笼统,得1分 (5)《乌衣巷》通过寄情于景,借助环境来表现思乡之情,《人月圆》是情景交融,都采用四字名,更加表现出他的思乡,同时也表现他的心寒与无奈。《山坡羊》是借景抒情。 ——分析不全面,且有错误,得1分 (6)《乌衣巷》写的是旧时的王宫贵族,流落到百姓家的心情。《人月圆》写的是北宋宗室女子流落为歌妓,吴激觉得他可怜,也和他有同样的心情;《山坡羊》写的是燕子因为气候原因是迁来迁去,居无定所,寻找依靠。 ——只叙述诗意,没有分析表现手法和语言特色,得1分 (7)通过对燕子的描写,以及对周边花草等环境的描写,来表达作者深沉的流离之感。 ——未作具体分析,过于笼统,得1分 (四)08年高考诗歌鉴赏题复习建议 就答题情况而言,应注意: (1)诗词的具体知识要落实,且知识当求准确,如意象、体裁等诗词基本知识; (2)要注意审清题目要求,如题目要求对三篇作品进行对比分析,考生就不能只对其中一篇或两篇作分析鉴赏。 (3)学会分析与鉴赏。这是个技巧性的问题。要求在教学中明白文学鉴赏必须从内容与形式两个方面做全面考虑。 (4)诗词的表现手法(修辞知识、表现技巧、表现方法等)要落实,且应在具体的诗词分析中求得准确。 就教学而言,我们应注意: 1,牢牢把握古诗歌的设题点 (1)对重点字词的领会与判定(考纲中属于“语言”)。如: 02年全国试题的“诗中‘折柳’的寓意是什么?你是否同意‘关键’之说” 、03年全国试题的“这首诗第三联两句中的‘诗眼’分别是哪一个字”、04年全国题的“词中‘红杏枝头春意闹’的‘闹’字”、04年浙江试题的“分析‘空’字”等。 (2)对诗词内容与主旨的判断(考纲中属于“形象”)。如: 04年浙江试题的“词表达的内容,有人认为是‘游子思归乡’,有人认为是‘思妇盼归人’,也有人认为是二者兼有。你的看法如何?请简要说明理由”;06年第二题“请结合全曲简要分析“却原来侬家鹦鹉洲边住”所蕴含的思想情感”;07年“表达了深沉的兴亡之感”。 (3)诗词艺术手法的认定。如: 04年全国题“如何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