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三章功能玻璃材料报告.ppt

发布:2017-01-14约5.2千字共92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它是衡量光纤集光性能的主要参数。即:   无论光源发射功率多大,只有2θc张角内的光,才能被光纤接收、传播(全反射);NA愈大,光纤的集光能力愈强。   产品光纤通常不给出折射率,而只给出NA。石英光纤的NA=0.2~0.4。 数值孔径的物理意义 第三节 光色玻璃   物质在触及到光或者被光遮断时,其化学结构发生变化,其中的部分吸收光谱发生改变。     我们把出现可逆的或不可逆的显色、消色现象的物质称为光致变色材料。   光色玻璃就是其中的一类光致变色材料。 1.阶梯温度处理   阶梯温度处理一般采用分段的方式进行。   第一阶段是在一定温度下保温,使玻璃中产生尽可能多的晶核;   第二阶段是在较高一些的温度下,令晶体生长,使基础玻璃转化为以微晶结构为主的微晶玻璃。   多数微晶玻璃经过两个阶段热处理就完成了全部结晶化过程。   有时,有些微晶玻璃也需要在更高的温度下进行第三次热处理,才能得到所需设计的晶相。 低膨胀微晶玻璃热处理过程图   例如,用Li2O--Al2O3--SiO2系统生产低膨胀微晶玻璃时,就要分三个阶段热处理才能得到不透明的制品,如下图所示。 2.等温处理   某些系统的基础玻璃,由于晶核形成的温度区域与晶体生长的温度区域重叠。因此,在它们共同范围中的某一温度下,能同时进行晶核形成和晶体生长两个过程。   当基础玻璃中的晶核形成和晶体生长两个过程同时进行时,可以采用等温处理来进行微晶化处理。   热处理时,应注意选择适当的晶化速度,以避免制品软化变形或应力过大而破裂。 四、微晶玻璃制备工艺 生产方法 压延法: 烧结法: 将生料融成玻璃液,然后将玻璃液压延,经热处理再切割成板材。 压延法 先将生料熔融成玻璃液,淬冷成碎料,然后将碎料倒入模具铺平,放入窑炉中热处理得到微晶玻璃板材。 烧结法   压延法能连续流水生产、热耗低,但品种单一;   烧结法能做到品种多样,但工艺复杂,对模具要求高,成品气泡多是其主要的弱点。 压延法和烧结法优缺点 五、复相微晶玻璃   传统的微晶玻璃是通过高温熔融获得玻璃后再经过热处理得到的。随着溶胶--凝胶科学技术的发展,微晶玻璃的研究领域也大大扩展。   近年来,利用溶胶--凝胶方法获得了一系列重要的微晶玻璃材料,尤其是在非线性光学、功能材料、电子材料等领域。这些新型的微晶玻璃展示了重要的应用前景和特有的科学研究价值。   复相微晶玻璃是在复相陶瓷的基础上提出的,它是一类重要的具有独特性能的新型微晶玻璃。   从广义上讲,复相微晶玻璃是指微晶功能相同玻璃相之间通过相的复合,从而获得具有一系列特殊性能的新型功能材料。     复相微晶玻璃按照功能相的不同进行分类,主要有以下几种。   (1)金属单质复相微晶玻璃   (2)氧化物半导体复相微晶玻璃   (3)化合物半导体复相微晶玻璃   (4)铁电复相微晶玻璃    (5)铁磁复相微晶玻璃 第二节 光导纤维玻璃   玻璃光导纤维是重要的高科技纤维之一,它已成为现代光通信领域不可缺少的纤维材料。   玻璃是制造光导纤维的基本材料,制造光导纤维的玻璃有特定的要求,它必须有高度的光学均匀性和透明性,满足一定光学常数要求,良好的化学稳定性及机械强度等,因而制造光导纤维的玻璃形成了新型玻璃材料的一个重要区域。 光纤传输系统一般由三部分组成: ①光信号发送端; ②用于传送光信号的光纤; ③光信号的接收端。 一、光纤传输系统的构成   由于光纤通信具有容量大、质量高、抗干扰能力强、保密性好等优点,目前,光缆已逐渐取代了由金属构成的明线和电缆,成为承载电话、传真、图像、数据等各类通信业务的基础。 二、光纤的结构   光纤(fiber)—光导纤维的简称。   材料-----由高纯度的石英玻璃为主, 掺少量杂质锗、硼、磷等。 形状-----细长的圆柱形,细如发丝(通常直径为几微米到几百微米)。 纤芯 包层 涂覆层   典型的光纤结构自内向外为纤芯、包层及涂覆层。   通常,在涂覆层包层外面还有一层起支撑保护作用的套层。 n1 n2 n2 n1 n2   包层的外径一般为125μm(一根头发平均100μm),在包层外面是5-40um涂覆层,涂覆层的材料是环氧树脂或硅橡胶。 纤芯 包层 涂覆层   常用的62.5/125μm多模光纤,指的就是纤芯外径是62.5μm,加上包层后外径是125μm。   而单模光纤的纤芯是4~10μm,外径也是125μm。 纤芯 包层 涂覆层  注意:纤芯和包层是不可分离的,纤芯与包层合起来组成裸光纤,光纤的光学及传输特性主要由它决定。   用光纤工具剥去外皮(Jacket)和塑料层(Coating)后,暴露在外面的是涂有包层的纤芯。实际上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