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气盆地低渗透储层裂缝预测研究现状及进展.pdf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DOI: 10. 16509 /j . georevi ew. 2006. 06. 008
第 5 2卷 第 6期 地 质 论 评 V o l. 52 No . 6
2 0 0 6年 1 1 月 GEO LO GICAL REV IEW N ov . 20 0 6
油气盆地低渗透储层裂缝预测研究现状及进展
周新桂 , 张林炎 ,范昆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北京 , 100081
内容提要: 我国拥有相当 数量裂缝型低渗储 层的地质储量 ,在我国油气生产 中起举足轻重的作 用。 系统开展低
渗储层中裂缝特 征和分布规律研究预 测 ,无疑对 我国的低渗透储层 油气勘探开发具有指 导作用。 目前 ,国内外在油
气盆地低渗透储层中 对裂缝预测及评价 已经形成了很多富 有特色的方法 ,但是由于裂缝成 因的复杂性、发育的多阶
段性 ,对低渗储层裂缝的预测及评价研究还处于探索阶段。 本文较为系统地综述了油气盆地低渗透储层裂缝预测研
究现状与进展、不同成因的裂缝预测方法、裂 缝研究存在问题和解决方法。
关键词: 低渗透储层 ;天然裂缝 ;构造裂缝 ;非构造 裂缝 ;研究预测方法 ;研究现状
裂缝型低渗透储层和数量在我国占相当突出的 数值模拟方法。由于裂缝成因的复杂性、发育的多阶
比例 ,裂缝型低渗储层油气产量占整个石油天然气 段性 ,对低渗储层裂缝的预测及评价研究还处于探
产量的一半以上 ,占未来准备投产的石油天然气储 索阶段。
量的 2 /3以上 (彭仕宓 , 1998) ,是 21世纪石油增储上 裂缝研究却有着悠久的历史 ,对储层裂缝进行
产的重要领域之一。 目前我国拥有相当数量裂缝型 研究也是从上世纪中叶开始的。 至今形成了许多富
低渗储层的地质储量 ,在我国油气生产中起举足轻 有特 色 的 研究 方 法 , 早 在 20 世 纪 60 年 代 , Price
重的作用。 ( 1966)根据岩石破裂形成裂缝时是表面能不断增加
目前 ,我国已发现和投入开发的低渗透率储层 , 的过程 ,提出裂缝的发育程度与岩石中的弹性应变
大部分都伴生有裂缝。在低渗透储层中 ,裂缝不仅控 能是成正比的 ( Price, 1966)。 M urray( 1968)等为代
制着油气藏的分布 ,而且是油气藏开发方案研究的 表从构造本身的结构特征出发 ,探讨了构造形变主
重点。裂缝发育规律决定着裂缝油气藏的分布规律 , 曲率与裂缝分布的定量关系 (简称“曲率法” ) ,并用
裂缝是低渗透油气藏中流体的主要渗流通道 ,对油 几何方法导出了曲率与裂缝孔隙度、渗透率的之间
气井的产能有直接的影响 ,决定了基质的泄油能力 的关系公式 ( Murray , 1968)。到了 70~ 80年代 , Nar r
和油井的供油面积。因此 ,在低渗储层中进行裂缝特 与 Lerche( 1984)提出在一定层厚范围内 ,单组裂缝
征和分布规律研究预测 ,对扩大低渗透储量的动用 的平均间距与裂缝发育的岩层厚度比值成线性函数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