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养微藻生产生物柴油的调控研究2.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自养微藻生产生物柴油的调控研究 ——碳氮比对自养微藻产柴油的调控 Click to edit title Click to edit title Company Logo LOGO 化工学院 – 07生物工程制药工程 项目负责人:文锦 组员: 李宝硕,朱瑞雪,孙远, 肖旖旎 导师:张永奎——教授/博导—— 化工学院 生物工程 环境 污染 能源 枯竭 生物柴油 勇于 探索 污染小,燃烧充分,节能降耗 石化柴油 压缩天然气 液化天然气 甲醇 乙醇 生物柴油 车辆成本 10 5 5 5 5 10 基础设施成本 10 2 5 5 5 10 安全 7 4 3 1 3 8 运转成本 10 5 7 5 5 7 运转范围 10 5 10 10 10 10 可靠性 10 7 5 3 3 10 燃料可用性 10 0 5 5 5 10 燃料品质 9 5 10 8 8 9 燃料价格稳定性 6 8 8 6 6 6 综合分数 82 41 58 48 50 80 所以,关键:采用廉价原料; 提高转化! 自养 植物 微生物 异养 藻类 细菌 优 优 最终选择 生长周期(相差近20倍) 我国耕地资源匮乏。(与粮争地) 原料廉价。 生长环境要求。 细菌(对生长环境挑剔,影响因素多,难调控) 藻类(利用滩涂、盐碱地、荒漠进行大规模培养 。) 相似之处 能量的利用效率 自养藻类 植物 (有机物) 异养藻类 油脂 油脂 太阳能 碳源 氮源 20% 80%能量耗散 CO2 同时控制温室气体的排放 一箭双雕 太阳能 化石柴油 生物柴油 自养微藻产油 采用因素轮换法 1.优化氮源及氮浓度。 2.优化通气速率和CO2浓度。 考察氮源、碳源及它们的交互作 用——碳氮比 对生物量积累 和产油量的 影响。 通过在线检测, 分析生物量 产油量的关系, 达到更精确的 代谢调控,以 期获得更高的生 物量与产油量。 项目方案 动态优化 正交实验 单因素实验 双指标 –生物量;产油量 以CO2作为免费原料,降低成本,解决能源问题的同时缓解温室效应 利用在线检测,结合微生物生长代谢原理,通过调节C/N,提高转化。 更高效地利用太阳能。 我们的实验体系形成“网状”结构:分为横向与纵向的进行。 1 4 2 3 创新 我们的目标 创新性思维 学习团队合作 研究出最适碳氮比 请教 信息的运用 Sheet1
Chart1
若要调整图表数据区域的大小,请拖拽区域的右下角。
一般
最高
大豆
油菜
麻枫树
酵母菌
藻类
霉菌
2.14
2.70
7.00
3.50
5.26
9.00
30.00
70.00
25.00
65.00
12.10
28.00
一般
最高
百分比(干重)
各生物产油量的比较
大豆
大豆
油菜
油菜
麻枫树
麻枫树
酵母菌
酵母菌
霉菌
霉菌
藻类
藻类
2.14
2.70
7.00
3.50
5.26
9.00
30.00
70.00
25.00
65.00
12.10
28.00
Sheet1
Chart1
若要调整图表数据区域的大小,请拖拽区域的右下角。
一般
最高
大豆
油菜
麻枫树
酵母菌
藻类
霉菌
2.14
2.70
7.00
3.50
5.26
9.00
30.00
70.00
25.00
65.00
12.10
28.00
一般
最高
百分比(干重)
各生物产油量的比较
大豆
大豆
油菜
油菜
麻枫树
麻枫树
酵母菌
酵母菌
霉菌
霉菌
藻类
藻类
2.14
2.70
7.00
3.50
5.26
9.00
30.00
70.00
25.00
65.00
12.10
28.00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