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答辩问题及答案.docx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什么是心理咨询?(职业定义和操作定义)
心理咨询不是随意的谈话和聊天,而是心理咨询师依据求助者的问题和症结从心理学原理出发,按一定程序实施的深入和有针对性的特殊过程。在心理咨询师职业理念原则的指导下,以知识和技能做支撑,从明确求助者的问题入手,到确立咨询方案,实施咨询方案、效果评估的过程,就是心理咨询。
罗杰斯将心理咨询解释为:通过与个别持续的、直接的接触,向其提供心理帮助并力图促使其行为、态度发生变化的过程。定义:心理咨询是咨询师协助求助者解决各类心理问题的过程。
2.什么是心理咨询师?
心理咨询师是运用心理学以及相关知识,遵循心理学原则,通过心理咨询的技术与方法,帮助求助者解决心理问题的专业人员。
3.心理咨询师的工作范畴?
答:人的全部心理活动分为:心理健康、心理不健康、心理异常。心理咨询师的主要工作对象是人的心理不健康的状态。
4你觉得一个心理咨询师需要具备的思维方式和态度是什么?
唯物主义观点
咨询心理学是一门科学,在咨询工作中,必须坚持唯物主义观点,反对一切迷信和巫术。
无论诊断还是咨询,都必须依据事实,依据严格的科学规定。
普遍联系的观点
心理咨询中普遍联系的观点有多重含义:
身心一体的观点 心理和生理是相互作用、互为因果的关系。因此,咨询人员理解心理问题,应立足于这两者的结合。求助者常常有心理问题躯体化倾向。
心理、生理和社会因素交互作用的观点
整体性观点 人的任何一种心理和行为,绝不是孤立的。它总是和人的整个心理活动联系在一起的。
限制性观点
1.咨询师的职责限制 心理咨询任务只是解决心理问题本身,而不包括引发心理问题的具体事件。也就是说,不介入、不帮助求助者解决任何生活中的具体问题。
2.时间上的限制 心理咨询必须遵守一定的时间限制。咨询时间一般定为每次50-60分钟,两次咨询之间的时间间隔一般为一周。
3.感情限制 是指咨询师的工作要以有助于求助者的成长为最终目的,不能借机满足自身的欲望或好奇心,不能与求助者建立咨访关系之外的其他关系
历史-逻辑-现实相统一的发展观
第一:咨询师在心理咨询工作一开始,刚刚面对求助者的心理问题时,就应当考虑他的心理问题有无个人史原因;若无个人史根源,这种个人史根源于现实的症状之间。
第二:咨询师在心理咨询过程中,必须用发展的观点看待求助者,同时相信来访者具有自己改变的能力和资源。
第三:咨询师在心理咨询过程中,必须用发展的观点看待求助者,同时相信来访者具有自己改变的能力和资源。
中立性态度
5.咨询师应有的特质
5.你觉得一个心理咨询师需要具备哪些条件?(5个)
应有的品格:做一个尊重生命、热爱生活的人,做一个有利于社会和他人的人。
自我修复和觉察的能力
善于容纳他人
有强烈的责任心
自知之明
6.心理咨询应遵循的重要原则是什么?
(1)价值中立原则(也可以称为价值中立态度,或非评判性观点、非指导性原则等,就内容上讲以上几者是相同的,是指求助者和心理咨询师可能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人,他们的价值观、生活态度、生活方式等很可能是不一样的,心理咨询师应保持价值中立,接纳求助者,不把自己的东西强加给求助者,不用自己的价值观改造求助者,不对求助者进行批评指责。心理咨询师是否遵循价值中立原则,对心理咨询至关重要,甚至是心理咨询存在的前提条件。
(2)保密和保密例外原则。保密是心理咨询师应遵循的一条重要原则,对保密的理解其实不难,保密是指的一是以求助者在心理咨询中所陈述的任何内容,包括求助者的认知、行为、个性,事件、经历、体验、感受,等等,无论内容是否涉及求助者的隐私,心理咨询师都应进行保密,不将以上内容透露给无关人员。二是在心理咨询中因工作需要,带教学生和进行录音、录像等,必须征得求助者的同意。三是在教学、科研、学术交流等职业活动中,要对求助者的个人身份信息进行保密,需使用案例时应征得求助者的同意。四是不在非职来场所向无关人员透露某些案例,而无论是否隐去了求助者的个人身份信息。一般在以下几种情况下有例外:第一,当求助者的行为即将发生对自身的重要伤害时,第二,当求助者的行为即将对他人他物产生重要影响时。第三,当公检法机关出于工作的需要,而是要通知相关人员,采取适当的措施进行保护。第四,某些特殊情况也可能会存在保密例外。
(3)避免双重关系原则。为维护自身的身心健康,必须注意避免建立双重关系。是指既存在求助者与咨询师的关系,同时又存在一种或一种以上其他的关系。心理咨询师与求助者存在任何咨询室以外的联系都应视为建立了双重关系。但也不是绝对的,如学校中的心理辅导老师、监狱中的警察兼职心理咨询师可能避免不开双重关系,需进行特殊处理。妥当的做法是通过角色转换来来解决。
(4)自我保护原则。心理咨询时,不应有无关人员打搅,咨询室的门是关闭的,但不应该被插死、锁死,咨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