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届 中国的自然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和水能资源.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中国地理 之 二.我国的水资源和水能资源 ①南多北少,东多西少(空间) (1)水资源分布特点: 81 % 41 % 36 % 南方地区 19 % 59 % 64 % 北方地区 水 资 源 矿产资源 耕地面积 水资源空间分布极不平衡 水资源短缺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之一 。 二.我国的水资源和水能资源 ①南多北少,东多西少(空间) 我国水土资源配合欠佳,缺水最严重的是华北地区。 (1)水资源分布特点: ②夏秋多,冬春少,年际变化大(时间) 夏秋季节常常洪水泛滥,大量淡水白白流入大海,冬春季节淡水供应严重不足。 跨流域调水 2. 解决水资源不足的主要措施有: 解决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问题 跨流域调水路线示意图 引黄济青 中线方案 东线方案 西线方案 西线方案 引滦入唐 引滦入津 跨流域调水 兴修水库 节约用水,防止水污染 我国农业用水量占全国用水量的80% 北方发展农业摆脱水资源危机的有效途径: 2. 解决水资源不足的主要措施有: 解决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问题 解决水资源季节变化大的问题 发展节水农业(推广喷灌、滴灌技术)、推广耐旱作物 优点:水力发电比煤油发电,具有清洁、廉价的特点;是可再生资源。 理论蕴藏量:6.8亿千瓦,世界第一,但实际开发仅10% 分布:70%在西南三省一市和西藏。 3.水能资源 长江水系>雅鲁藏布江>黄河中上游>珠江水系 中国主要水电站的分布 ★我国的能源跨地区调配工程 我国 “西电东送” 北通道工程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李家峡 拉西瓦峡 龙羊峡 公伯峡 刘家峡 黑山峡 万 家 寨 小 浪 底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李家峡 拉西瓦峡 龙羊峡 公伯峡 刘家峡 黑山峡 万 家 寨 小 浪 底 北部通道——主要集中在华北和西北两大地区。主要任务是将“三西”(即内蒙古西部、山西、陕西)的煤电基地和黄河上游的水电站的电力送往京津唐地区。 ● ● ● ● ● ● ● ● ● ● ● ● ● ● ● ● ● ● ● ● ● 三 峡 葛洲坝 隔河岩 丹江口 安 康 二 滩 柘 溪 五强溪 溪落渡 向家坝 我国 “西电东送” 中通道工程 中部通道——将将长江中上游的水电输往华东、华中和福建以及广东等地区(主要水电站有二滩、葛洲坝、三峡)。 ● ● ● ● ● ● ● ● ● ● ● ● ● ● 乌江渡 龙 滩 鲁布革 天生桥 岩 滩 恶 滩 大亚湾核电站 我国 “西电东送” 南通道工程 南部通道——以开发云南、贵州、广西的水电为主,以开发贵州等地火电为补充,向广东等东部用电负荷中心送电。 三.土地资源: 1.我国土地资源的基本特点: 土地资源类型多样:这就为我国农、林、牧、副、渔各业全面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我国土地利用类型的百分比 三.土地资源: 1.我国土地资源的基本特点: 土地资源类型多样:这就为我国农、林、牧、副、渔各业全面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耕地、林地比重小:难以利用的土地比重较大,后备土地资源不足---土地资源的现实状况 土地资源分布不均 耕地——东部季风区的平原、盆地和低缓的丘陵区; 以秦岭—淮河为界:北方旱地,南方水田 2.土地资源分布: 草地——非季风区的高原、山地以及青藏高原,自东 向西,草场产草量逐渐递减; 林地——在东北、西南的边远山区以及东南山地。 东北的大小兴安岭、长白山地是我国最大的天然林区。 西南的横断山区、雅鲁藏江大拐弯地区、喜马拉雅山南坡是我国第二大林区。 东南地区,森林也不少,但大多是次生林或人工林。 问题 水土流失严重,每年50亿吨以上,居世界之首 土地荒漠化,土地次生盐碱化,每年1000多平方千米 我国草场资源普遍超载 森林资源在一些重要林区日益减少 3.存在问题和措施 措施 合理用地、节约用地、保护耕地 “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 1. 我国矿产资源的特点: ①.矿产资源总量大,种类多 ②.分布广泛,相对集中 ③.贫矿多、富矿少,伴生矿多 优:相对集中利于形成全国性的重要矿产基地劣:加重不同地区间矿产资源交通的运输负担 劣:增加了开采运输和分选冶炼的难度 四.矿产资源: 2、我国能源矿产的分布: 我国能源的储量和产量居第一位的是煤,其次为石油、天然气。 我国的煤60%分布在华北,东北、西北也不少。南方除云南、贵州等少数地区外,煤炭资源较少。 我国大陆上已开发的油田,主要分布在东北、华北。 现在,我国政府将油气资源勘探、开发的重点放在西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