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平面镜成像教材解析.doc

发布:2017-05-17约小于1千字共2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平面镜成像教材分析 1、创设情境 欣赏:桂林山水甲天下,引入课题:①陶冶情操,给人美的享受(情感);②发现问题:为何会出现倒映呢?倒影和物体有什么关系呢?③平面境的概念。 学生活动:照镜子。像的与自已有什么关系呢? 2、提出问题。让学生充分发表观点,并经小组讨论,由代表发言。 3、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学生跟着老师一步一步的实验)。 ①在桌面上放白纸,纸上竖了一块平面镜,在平面镜前点燃一支蜡烛,可看到镜中的像。 ②请测出镜中的像的大小(可怎样测镜中的像的大小呢?)。 讨论:让学生讨论得出: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可解决此问题(也许还会有其他方法)。 (注意:让弄清楚,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有何好处?这是为了:既能看到像,又能看到玻璃板的后面,便于测量像的大小。) ③把手伸到玻璃板后的烛焰的像处,手被烧着了吗?从玻璃板后面看手上有像吗? 提出定义:虚像。 ④拿一支没有点燃的相同的蜡烛,竖直在玻璃板后移动,直到蜡烛和像完全相同。 讨论:为何要一支相同的蜡烛?这两支蜡烛和像完全重合说明了什么?①物、像等大;②确定了像的位置,后面蜡烛的位置就是前面那支蜡烛的像的位置。 ⑤用刻度尺、测像和物位置的关系(到镜面等距,连线与镜面垂直)。 4、分析结论:(略)要尽让学生得出结论。 5、进一步探究:平面镜成像的原理及其对称性。 讨论交流: 器材:两面颜色不同的三角形纸条、图钉、木板 模拟实验:将木板挂以黑板上,在木板上画一条红代表平面镜,按图a将纸条钉到木板上……;图b……;图c…… 结论:①平面镜成像原理:光的反射(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的交点即像点)。②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关于平面镜对称。 6、平面镜成像原理图,老师画,学生再画一次。 结论:S与S′关于镜面对称 7、平面镜的应用及危害。 利用:成像、改变光路。 危害:使用不当时造成光污染。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