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中考物理复习《热学实验》专项提升训练(附答案).docx

发布:2024-06-24约5.84千字共11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试卷第=page11页,共=sectionpages33页

试卷第=page11页,共=sectionpages33页

中考物理复习《热学实验》专项提升训练(附答案)

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1.如图甲是“探究冰的熔化特点”实验的装置示意图.

(1)该实验装置中各部分的安装顺序是(选填“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

(2)实验时应该选择颗粒的冰块进行实验(选填“较大”或“较小”).

(3)小明根据实验数据作出冰加热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分析图象可知,冰的熔点是℃,其熔化过程的特点是,在第6min该物质处于(选填“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状态”),熔化过程用了分钟.

(4)另一同学把冰放入如图丙所示的烧杯中,并未用酒精灯加热,冰也熔化了,于是他认为冰熔化不需要吸收热量,他的想法(选填“正确”或“不正确”),因为.

2.为比较酒精和煤油这两种燃料的热值大小关系,小明采用了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他将一定质量的酒精和煤油分别加入两灯中点燃它们,分别将装有质量相等的水的两个相同烧杯加热,直至酒精和煤油燃烧完。小明设计了一张记录数据的表格,并记录了数据:

燃料

加热前的水温

加热后的水温

10g酒精

20

50

10g煤油

20

43

??(1)组装仪器时,应先固定(填“B”或“A”)的位置;

(2)上面设计的表格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是;

(3)分析表中数据可知,煤油和酒精两种燃料中,热值较大的是;

(4)实验后小明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出了水吸收的热量Q,结合“10g酒精”这一数据,利用公式,算出了酒精的热值,算出的酒精热值与真实值相比(填“偏大”“偏小”或“相等”),你这样判断的依据是。

3.小明分别采用图甲、乙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烛蜡、冰的熔化特点。

(1)实验中采用“水浴法”而不直接用酒精灯加热,除了能减缓升温之外还能;冰、蜡均需碾碎,目的是为了测量试管中冰或烛蜡的温度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能与其;

(2)小明发现还未用酒精灯加热,试管中的冰也开始熔化了,此时冰熔化(选填“需要”或“不需要”)吸收热量;

(3)根据探究烛蜡、冰的熔化过程,记录了较长一段时间的实验数据,并作出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丙、丁,其中烛蜡的图像是图(选填“丙”或“丁”),请你再写出一种和烛蜡熔化特点相似的物质,如;小明记录烛蜡熔化的图像(始终没有沸腾),发现最后烛蜡温度不再升高,你认为这是由于原因。

4.在探究物质微观结构模型的活动中,把相同体积的水和酒精充分混合,发现混合后的总体积小于混合前两液体的体积之和。为了确定减小的体积与酒精和水混合比例的关系,小红所在的学习小组进行了如下探究:

A.把一端封口的细玻璃管固定在米尺上,封口端和零刻度线对齐;

B.在玻璃管中注入一定体积的水,读出水面的刻度L1;

C.然后注入适量酒精,使酒精上表面达到100cm刻度线处;

D.封闭管口,将玻璃管反复翻转,使水和酒精充分混合,读出混合后液面对应的直尺刻度L。

(1)水和酒精充分混合后的总体积减小,这一现象表明

A.分子间有引力?????B.分子间有斥力

C.分子间有空隙?????D.分子是运动的

(2)学习小组进行了多次实验,测出水柱的长度L1和混合后液柱的总长度L,并计算出液柱减小的长度。数据如表所示:

实验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水柱长度L1/cm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混合后液柱的长度L/cm

98.9

98.3

97.7

97.2

96.7

97.3

97.9

98.1

99.0

液柱减小的长度/cm

1.1

2.3

2.8

3.3

2.7

2.1

1.9

1.0

①第2次实验液柱减小的长度为cm;

②小红发现第次实验数据存在明显偏差,经了解是小明在实验过程中玻璃管翻转次数过少,水和酒精没有充分混合所致,随后重新实验修正了数据;

③在水和酒精混合前的总体积相同的前提下,混合后液柱减小的长度随着水柱长度L的增大而;

④根据试题中信息,计算第5次实验后混合液的密度为g/cm3(结果保留2位小数,酒精密度0.8g/cm3);

(3)小刚由表格数据得到,第五次实验时酒精和水等体积混合液柱减小的长度一定最大,你认为他的判断准确吗?(选填“准确”或“不准确”),理由是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