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急性附睾炎临床分析.doc

发布:2017-05-18约字共8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宁夏医科大学继续教育学院 毕业论文(设计) 题目: 姓 名: 学 号: 专 业: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急性附睾炎的临床分析 作者: 【摘要】?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CDU)用于诊断急性附睾炎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87例经CDU诊断的急性附睾炎患者的超声影像资料。结果所有病例超声影像显示均有不同程度的附睾肿大,其中弥漫性肿大67例,局限性肿大20例(头部肿大3例,体部肿大4例,尾部肿大13例)。附睾头部平均厚度1.4 cm,体部0.78 cm,尾部1.5 cm。18例附睾尾部表现为结节样改变,9例为双侧附睾炎,5例合并有睾丸炎。8例超声影像显示有合并症,其中5例合并鞘膜积液,3例伴有同侧精索静脉曲张。87例临床治疗后均确诊为急性附睾炎。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能较好地显示炎性附睾的血流和形态学变化,诊断准确率高,可作为附睾炎的首选检查方法。 【关键词】? 附睾炎;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 ? 急性附睾炎是男性生殖系常见病之一,其发病率有明显上升趋势[1]。既往诊断主要依据临床症状和体征。近年来超声检查因其方便、直观、准确、无创伤等优点,已广泛应用于诊断睾丸及附睾疾病,而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更是明显提高了睾丸和附睾疾病的诊断准确率。为了评价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急性附睾炎的诊断价值,本文回顾性分析了我院自2002年1月至2008年6月间接诊的87例急性附睾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报道如下。 ???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本组共87例,年龄21~65岁,其中21~30岁45例,31~40岁33例,41~50岁6例,51~60岁2例,60岁以上1例,平均33.8岁。全部病例均有阴囊坠胀不适,局部疼痛。67例局部明显红肿发热,52例伴全身发热,体温38~39.7 ,平均38.6 。 80例患者白细胞总数升高,其中72例中性粒细胞升高,7例淋巴细胞数升高。29例患者病前72 h内有性交行为,22例为不洁性交,7例与配偶性交,其中1例24岁患者与4位性伴侣性交7次。21例患者有前列腺炎病史。15例患者有明确性病史(病种不详)。5例患者的性伴侣有性病史(病种不详),37例患者经历过2位以上性伴侣(含再婚)。 1.2资料采集方法临床资料以病历记录为准,对记录不完整或有缺失的病历予以剔除。影像资料来源于与病历对应的存档资料。采集方法通常是患者平卧位,双腿略张开,充分暴露阴囊。嘱患者将阴茎轻轻上提贴于下腹壁,用HP1000型彩色多普勒超声仪(探头频率7.5 MHz),直接在阴囊左、右侧按序分别扫查两侧睾丸、附睾头、体、尾及精索等,二维图像观察病灶部位、范围、回声以及周围组织有无受累、有无鞘膜积液、睾丸和附睾形态大小、内部回声,必要时相对固定睾丸,对比测量附睾头、体、尾的厚度,再用彩色多普勒观察血流信号,并作详细记录。2结果   87例超声诊断与临床的最后诊断一致,诊断正确率100%。所有病例均有不同程度的附睾肿大,其中弥漫性肿大67例,声像特征为附睾头、体、尾均明显肿大,边界不清晰,回声强弱不均,间杂无回声暗区,彩色多普勒显示血流信号丰富。5例合并睾丸炎,受累睾丸的病灶区表现为斑片状不规则低回声或无回声,其内多普勒血流信号显著增强。局限性肿大20例,其中头部肿大3例,体部肿大4例,尾部肿大13例。病变局部回声信号低于睾丸,光点分布不均匀,边界清晰。彩色多普勒示肿胀部位血流信号增强(图1a~c)。测量附睾头部厚度1.1~1.6 cm,平均1.46 cm;体部厚度0.6~0.9 cm,平均0.78 cm;尾部厚度0.9~1.8 cm,平均1.50 cm。18例附睾尾部表现为结节样改变,结节无明显包膜,边缘不清,回声不均,周缘或内部血流信号显著增多。5例合并有鞘膜积液,在睾丸和附睾周边可见明显的液性暗区(图1d),3例伴有同侧精索静脉曲张。9例为双侧附睾炎。 ??? 3讨论 ??? 3.1 急性附睾炎基本特征附睾附于睾丸后上方及睾丸后缘的外侧部,主要由附睾管与睾丸输出小管组成。分为头、体、尾三个部分,正常情况下是头大尾小。急性附睾炎常常继发于后尿路感染。本组21例患者发病前有明确的前列腺炎病史,15例患者有明确性病史,占全部病例的46%,说明前列腺炎和性传播疾病与急性附睾炎密切相关。发病诱因通常认为与尿道长期留置尿管、尿道内器械检查或阴部外伤等有关。本组除1例老年患者因急性尿潴留使用过尿管外,其余均无上述诱因。但本组有29例病前72 h内有性交行为,其中22例为不洁性交,特别是1例24岁患者在72 h内与4位性伴侣性交7次,在最后一次性交时因体位原因导致双侧阴囊部较剧烈疼痛而中断性交后疼痛加重来院就诊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