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草肥料效应田间试验和评价技术要求-技术报告.docx
PAGE40
国家烟草专卖局标准制订项目
《烟草肥料效应田间试验和评价技术要求》
技术报告
承担单位:郑州烟草研究院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
中国农业科学院烟草研究所
云南省烟草农业科学研究院
贵州省烟草科学研究院
福建省烟草专卖局烟草科学研究所
协作单位:山东临沂烟草有限公司
河南省烟草公司许昌市公司
福建省烟草公司南平市公司
二O二O年五月
1引言
1.1立项背景与意义
长期以来,肥料利用率低、肥效不高一直是制约我国农业生产的重要问题。近年来,随着国家化肥零增长行动方案的实施,肥料的减量增效、新型肥料的应用已成为农业生产的研究热点。在烟草农业生产中,有关传统肥料施用方式调整、新型肥料应用等方面均开展了大量研究,然而关于肥料效应的评价方法、原则和形式尚缺乏研究。实现肥料施用效果的科学评价,对于改进施肥技术,提高肥料资源利用效率,保障烟草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肥料效应是指肥料对农作物的增产效应。肥料效应的评价方法和指标有很多,如肥料利用率、肥料农学效率、肥料偏生产力等,这些指标均从不同角度反映施肥对农作物的增产效应和对营养元素的利用效率。目前,在大农业生产中,农业部颁布了一系列与肥料效应评价相关的行业标准。这些标准的实施,有效统一了农业生产中肥料效应田间试验和肥效评价的原则和方法,在农业生产科学施肥、提质增效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目前在烟草农业生产中,尚无有关肥料效应评价的相关标准。烟草肥料效应试验存在试验设置不规范、评价指标和方法不统一等问题,极大影响了烟草肥料的科学评价,容易引发肥料企业、烟草公司和烟农之间的矛盾。因此,鉴于烟草农业生产的特殊性,亟需建立烟草肥料效应评价的相关标准,实现烟草肥料效应评价的科学化和规范化。
本项目将研究形成烟草肥料效应试验和评价技术要求,实现肥效评价的规范化和标准化,为烟草肥料效果科学评价提供技术支持。同时,通过实现烟草肥料评价规范管理,将有助于提高肥料利用效率,对我国肥料资源高效利用和环境保护均有重要意义。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在农业生产中,肥料投入是实现作物高产的重要保障。长期以来,肥料的大量投入在提高作物产量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但其负面效应也不断显现。肥料结构失衡和利用效率较低极大限制了我国农业生产的持续健康发展。目前我国三大粮食作物肥料当季平均利用率,氮肥为33%,磷肥为24%,钾肥为42%,仍然处于较低的水平,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2015年,农业部印发了《到2020年化肥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方案》,要求到2020年实现化肥使用量的零增长。因此,实现烟草的减肥增效提质生产,已经成为当前我国烟草农业生产面临的重要任务。烟草作为高投入、高产出的经济作物,具有较高的环境负担风险,提高肥料利用效率,减少肥料损失,促进农民增产增收,对我国烟草农业的健康发展和人类生存环境的保护都有着重要意义。
近年来,随着“双减”工作的持续深入,肥料品种优化、施肥方式调整、新型肥料应用等多项技术措施在农业生产中广泛应用,为肥料的减量增效提供了技术支持。然而,肥料效应评价工作和标准化工作相对滞后。肥料效果评价是肥料研究领域的重要内容,实现肥料效应的科学评价对肥料的科学使用具有重要意义。肥料效应评价的主要方法是田间试验,包括田间小区试验和示范试验。小区试验是在肥力均匀的地块上通过设置差异处理及试验重复而进行的效果试验。小区试验对小区的具体设置、面积、形状等都有一定的要求,各小区进行独立测产、统计。示范试验是在广泛代表性区域农田上进行的效果试验,以展示和验证小区试验效果。示范试验对大田面积有一定要求,一般大田作物不应小于10000m2,对照应不小于1000m2。在统计时,应根据示范试验效果,划分等面积区域进行综合评价。肥效效应评价的内容较多,可根据供试肥料特性和施用效果,对不同处理的农学效益、经济效益等进行综合评价。(1)肥料农学效益评价,包括增产率、利用率、农学效率等指标。其中肥料利用率是指施用的肥料养分被作物吸收的百分数,即肥料养分回收率,是最常用的一个综合评价指标,包括当季利用率和累计利用率,肥料利用率受作物种类、肥料品种、土壤类型、气候条件、栽培管理以及施肥技术等多种因素影响,一般是利用同位素示踪法和差值法计算。肥料农学效率指特定施肥条件下,单位施肥量所增加的作物经济产量,是施肥增产效应的综合体现。施肥量、作物种类和管理措施都会影响肥料的农学效率,一般通过田间试验测算肥料农学效率。肥料偏生产力是指施用某一特定肥料下的作物产量与施肥量的比值。它是反映当地土壤基础养分水平和化肥施用量综合效应的重要指标。(2)肥料经济效益评价,主要包括施肥纯收益、施肥产投比、节肥省工情况等指标。(3)其他效益评价,主要包括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