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福建省龙岩市上杭三中八年级(上)期末生物试卷.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015-2016学年福建省龙岩市上杭三中八年级(上)期末生物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2分计50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与骨的长粗和骨折后的修复有关的结构是( )
A.骨膜 B.骨质 C.骨髓 D.骺端软骨层
2.患关节炎时,可能引起积液或积脓的部位是( )
A.关节软骨 B.关节腔 C.关节窝 D.关节囊
3.提一桶水上楼,这时手臂上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的状态分别是( )
A.收缩,舒张 B.收缩,收缩 C.舒张,收缩 D.舒张,舒张
4.下列属于消费者与生产者之间的关系的是( )
A.青蛙捕食蝗虫 B.兔子啃吃松蘑 C.山羊吃树叶 D.人类吃黑木耳
5.下列食物链正确的是( )
A.小麦→田鼠→猫头鹰 B.水稻→水蛇→田鼠
C.野蘑菇→鷹→野兔 D.水稻→食鱼鸟→草鱼
6.保护大熊猫采取的最有效措施是( )
A.移入室内生活 B.禁止偷猎
C.保护栖息地 D.采用工作技术繁殖
7.夏天,受潮的粮食、衣物和皮鞋常常长毛发霉,而干燥的粮食、衣物和皮鞋上不易长霉,原因是霉菌的生活环境中需要( )
A.较大的湿度 B.适宜的温度 C.充足的氧气 D.丰富的有机物
8.对自然界的物质循环起重要作用的是( )
A.与动植物共生的菌类
B.营寄生生活的菌类
C.以动植物遗体为食的细菌和真菌
D.有荚膜的细菌
9.在自然界中,动植物的遗体不会永远保留的原因是( )
A.动植物的遗体自身会分解
B.土壤中的腐生性微生物能分解动植物的遗体
C.绿色植物能分解动植物的遗体
D.土壤中的小虫子能分解动植物的遗体
10.下列有关动物行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
B.后天性行为是动物成长过程中逐渐形成的
C.动物的行为都是从亲代继承获得的
D.动物的本能是先天性行为
11.防止食品腐败可以采用许多不同的方法,下面哪一种不可以防止食品腐败( )
A.将新鲜的鱼放入冰箱的冷藏柜内
B.用盐腌肉
C.将红枣干燥脱水
D.把新鲜的蔬菜搁在阴暗、潮湿的角落
12.引起人类生病的细菌或真菌与人类的关系主要是( )
A.寄生 B.共生 C.腐生 D.捕食
13.大量的细菌能使食品迅速腐烂,而把食品放在冰箱里能保存较长时间,主要是因为冰箱环境( )
A.没有细菌 B.细菌繁殖较慢 C.细菌被冻死 D.细菌缺氧死亡
14.下列研究动物行为的方法中,属于实验法的( )
A.用摄影机拍摄猎豹的动物,研究猎豹追击猎物的方法
B.用望远镜观察大猩猩的活动
C.大熊猫繁殖基地用闭路电视研究大熊猫的生产过程
D.用声波干扰水中活动的海豚,观察到海豚对声波反应敏感
15.将一根猪的腿骨纵剖开,观察到骨髓腔内的骨髓都为红色,这只猪是( )
A.老母猪 B.幼年猪 C.大公猪 D.成年猪
16.青少年要注意正确的坐、立、行的姿势,这是因为他们骨的特点是( )
A.弹性小,硬度小,容易变形 B.弹性大,硬度小,容易变形
C.弹性大,硬度大,容易变形 D.弹性小,硬度大,不容易变形
17.动物运动的意义是( )
A.有利于进化和争得配偶 B.有利于寻找食物和依赖环境
C.有利于冬眠和渡过寒冬 D.有利于个体生存和种族繁衍
18.动物具有“学习能力”有利于( )
A.体现本能 B.完成先天性行为
C.脱离环境生存 D.适应复杂的生活环境
19.下列关于动物对植物积极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动物能促进植物繁殖 B.动物能促进植物分布
C.动物能帮助植物传粉 D.动物能促进植物变异
20.生活在长江流域属于我国最稀少的濒危动物是( )
A.金丝猴 B.梅花鹿 C.白鳍豚 D.大熊猫
21.正确对待动物的措施是( )
A.合理地保护、开发、利用动物资源
B.将有害的动物彻底杀灭
C.大量开发和利用对人有利的动物资源
D.对有限的动物资源不需要控制利用
22.一块完整的骨骼肌是一个( )
A.细胞 B.器官 C.组织 D.系统
23.在适宜的条件下,下列选项中会引起食品腐败的是( )
A.无机物和有机物 B.水分和糖类
C.植物和动物 D.细菌和真菌
24.下列骨、关节、肌肉模式图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25.人体内终生存在红骨髓的部位是( )
A.骨密质中 B.骨髓腔中 C.骨松质中 D.骨膜中
二、非选择题(每空格1分,计50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