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生活与哲学第二单元第一轮复习课件1讲述.ppt

发布:2017-04-02约2.02万字共11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3、真理 (1)真理的客观性(真理的一元性) ①含义: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②真理最基本属性是客观性 第二、真理的内容来自于物质世界的客观事物及规律,真理的内容不依赖于人和人类的主观意志。真理只有一个,在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真理在形式上是主观的,内容上是客观的,客观性是真理最基本的属性。 因为:第一、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它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 第三、检验真理的标准是客观的社会实践。 易错知识点:1、 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所以,真理是客观的。 真理的客观性是指真理反映的内容是客观的,但真理的形式是主观的。 2、真理之所以是真理,是因为它对事物的发展起积极作用。 其一、实用性不是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所以,不能用是否“有用”来判断真理。 其二、这种说法颠倒了因果关系 × × 〖方法论〗:坚持真理的客观性和一元性,坚持真理、修正错误。 (3)〖反对〗:反对多元论、强权论 易错知识点:3、对同一确定的对象,正确的认识可能不止一个。 由于人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的不同,每个人的知识结构、认识能力和认识水平不同,对同一个确定的对象会产生不同的认识,但是其中只能有一种正确的认识,即真理只有一个。 × (3)真理的具体性P47 真理都是具体的。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的,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如果我们不顾过程的推移,不随着历史条件的变化而丰富、发展和完善真理,只是照搬过去的认识,或者超越历史条件,把适用于一定条件下的科学认识不切实际地运用于另一条件中,真理都会转化为谬误。 (2)真理的条件性 真理的条件性指的是:任何真理都有自己的适用条件和范围,一旦超出这个条件和范围,真理就会变成谬误。 (4)真理和谬误 ②真理和谬误又是统一的:真理和谬误相互依存。真理和谬误总是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的。没有真理, 无所谓谬误;没有谬误,也无所谓真理。真理和谬误往往相伴而行。 真理和谬误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真理战胜谬误的过程也就是发展自己的过程。 ①真理和谬误是对立的:真理是人们对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谬误是人们对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歪曲反映(根本区别)。 真理与谬误的界限不容混淆。 〖方法论〗:①坚持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②在人们探索真理的过程中,错误是难免的。犯错误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能正确对待错误。 真理具有相对性即:真理的条件性和具体性原理【原理内容】: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的,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真理和谬误往往是相伴而行的 〖反对〗:反对把真理凝固化僵化的错误观点;反对所谓的终极真理。 高考链接 (上海卷)文学名篇《醉翁亭记》开头一段写成后,作者欧阳修觉得没能准确反映景象,于是再赴滁州城外,最后把开头改为:“环滁皆山也”。这一写作修改过程生动地体现了一个( ) A.参加实践的过程 B.抽象思维的过程 C.获得经验的过程 D.寻求真知的过程 D 党的十八大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从“四位一体”扩展为“五位一体”,从哲学角度说明 ①真理是具体的 ②认识都是理论与实践的具体历史的统一 ③认识到的真理总是在认识发展中不断被否定 ④人类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A.①③ B.②④ C. ①④ D.②③ 高考链接 C 黑格尔说:“真理是在漫长地发展着的认识过程中被掌握的,在这一过程中,每一步都是它前一步的直接继续。”这说明真理( ) ①在认识过程中不断被推翻 ②在发展过程中不断超越自身 ③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④在认识中不断超越历史条件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C 高考链接 美国哈佛史密松天体物理中心宣布,格林尼治时间10月7日2时46分,一颗编号为2008TC3的小行星将由苏丹北部上空进入地球大气层并发生燃烧。后来的观测表明,2008TC3如期而至,时间误差只有15秒,对小行星撞击地球进行如此精确的预测,在人类历史上还是第一次。这表明? ①预测所依据的理论和数据的正确性得到观测实践的检验?②预测被证实佐证了世界的可知性和人类认识能力的无限性?③预测所依据的理论不仅具有普遍性,而且具有直接现实性?④预测被证实证明了有用性在真理属性中的基础地位? A.①②????B.②③? C.①③??? D.②④ 高考链接 A (重庆卷)正在上海世博会丹麦馆展出的“美人鱼”雕像,是根据安徒生童话中的“美人鱼”形象创作的。许多孩子都是读着安徒生童话长大的,但因为成长背景、生活习俗等差异,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不同的“美人鱼”形象.材料表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