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道路勘探与设计 ch汽车行驶特性.ppt

发布:2017-03-23约6.79千字共38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3.汽车的行驶性能: (1)动力性能: 良好路面+直线行驶 平均速度 指汽车加速、爬坡和最大速度的性能 决定道路的:最大纵坡、坡长限制和坡度组合 (2)制动性 短距离停车并维持行驶方向和长下坡维持车速的能力 决定道路的行车视距 (3)行驶稳定性 外界因素作用下汽车保持正常行驶的能力,即不产生侧滑、倾覆现象 决定极限最小半径、组合坡度和纵坡的设置 (4)操控稳定性 按驾驶员的意图控制车辆-转向特性、高速稳定性和操纵轻便性 决定缓和曲线的指标 (5)燃油经济性 最小的燃油消耗完成单位运输工作的能力 决定道路纵坡的控制 (6)行驶的平顺性 在不平道路上行驶,免受冲击、震动的能力-影响乘坐舒适性 决定凸曲线的间距、路面的平整度 (7)通过性能 在各种道路和无道路地带的行驶能力 决定车道宽度 4.汽车行驶对道路的基本要求: 安全:保证行驶稳定性,避免发生翻车、倒溜、侧滑等; 迅速:行驶速度——平均技术速度。 经济:运输成本:低 运输生产率:高 评价汽车运输工作效率的指标有: 汽车运输生产率——周转率 运输成本——油料及轮胎消耗,保养周期 舒适: 视觉上:线形美观,自然环境与景观设计 生理上:平稳、不颠簸,离心力小 心理上:轻松,有安全感,心情愉快。 第一节 汽车的驱动力及行驶阻力 发动机曲轴上的扭矩经过变速箱(速比ik)和主传动器(速比i0)两次变速 总变速比为:γ=i0·ik; 传动效率为:ηm1.0; 传到驱动轮上的扭矩Mk为: 驱动轮上的转速nk为: 第二节 汽车的动力特性 第三节 汽车的行驶稳定性 第三节 汽车的行驶稳定性 制动力 值的极限值为: 汽车在部分滑动部分滚动的情况下附着力最大。 制动平衡方程式为 : (忽略空气阻力) 2.制动距离 制动距离: 2.横向倾覆条件分析 汽车在具有超高的平曲线上行驶时,由于横向力的作用,可能使汽车绕外侧车轮触地点产生向外横向倾覆的危险。为使汽车不产生倾覆,必须使倾覆力矩小于或等于稳定力矩。即 因 比 小得多,可略去不计,则 将此式代入式(2—33)并整理,得 3.横向滑移条件分析 汽车在平曲线上行驶时,因横向力的存在,可能使汽车沿横向力的方向产生横向滑移。为使汽车不产生横向滑移,必须使横向力小于或等于轮胎和路面之间的横向附着力,即 式中: —横向附着系数,一般=(0.6~0.7) 利用此式可计算出汽车在平曲线上行驶时,不产生横向滑移的最小平曲线半径或最大允许行驶速度。 ①.汽车在平曲线上行驶时的横向稳定性主要取决于横向力系数值的大小。 现代汽车在设计制造时重心较低,一般 ,即 , 而 所以 。 ③. 装载过高时可能发生倾覆现象。 4.横向稳定性的保证 可见,在发生横向倾覆之前先产生横向滑移现象,为此,在道路设计中应保证汽车不产生横向滑移,同时也就保证了横向倾覆的稳定性。 ②.横向倾覆和滑移的条件分别是: 第四节 汽车的制动性 汽车的制动性: 指汽车强制降低车速以至停车,或在下坡时能保持一定速度行驶的能力。 一、汽车制动性的评价指标 评价汽车制动性的指标:制动效能(制动距离) 制动效能的恒定性 制动时汽车的方向稳定性 二、制动距离: 制动距离: 是汽车从制动生效到汽车完全停住时所走的距离。 1.制动平衡方程式 湖北工业大学土建学院 刘文生 本章主要介绍汽车的动力性能和行驶特性,为道路线形设计作准备。 第二章 汽车行驶特性 § 2.1 概 述 § 2.2 汽车的牵引力与牵引平衡 § 2.3 汽车在道路上行驶的稳定性 § 2.4 汽车的制动性能 § 2.5 汽车在道路上的行驶轨迹 《道路勘测设计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