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草秸秆生物有机肥生产技术指南-编制说明.docx
《烟草秸秆生物有机肥生产技术指南》标准编制说明
PAGE14/NUMPAGES14
《烟草秸秆生物有机肥生产技术指南》
标准编制说明
湖北省烟草公司恩施州公司
湖北省烟草科学研究院
2022年2月
1工作简况
1.1任务来源
烟草行业指导性技术文件《烟草秸秆生物有机肥生产技术指南》是国家烟草专卖局2018年度下达的行业标准制订项目(国烟科[2018]177号),项目类别:YC/Z制订,合同号:2018B008。该项目为标准制订项目,归口农业分技术委员会。
1.2项目承担单位、协作单位及主要分工
本项目由湖北省烟草公司恩施州公司牵头承担,湖北省烟草科学研究院为协作单位。
湖北省烟草公司恩施州公司负责项目技术路线以及技术方案的制定与实施;湖北省烟草科学研究院参与项目技术路线以及技术方案的制定,并指导项目的实施。
1.3主要工作过程
1.3.1前期研究工作
2008年,湖北省烟草公司以恩施州公司、省烟草科学研究院为班底成立了生物技术组,确立了《生物技术在特色优质烟叶生产上的应用研究》重大专项(鄂烟科【2008】14号),2010年改为《烟叶秸秆生物有机肥研制及在烟叶生产上的应用研究》(鄂烟科【2010】08号,合同号:027Y2010—017),全面开展烟草秸秆生物有机肥领域试验研究和产业化开发工作。烟草秸秆生物有机肥的研制与开发项目涉及的研究内容较多,为了加强技术攻关力量,有针对性的开展研制与开发工作。先后与华中农业大学国家农业微生物重点实验室、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科学技术学院、河南农业大学烟草学院、中科院成都生物所等科研院所建立了合作关系,参与了烟草秸秆养分分析、田间矿化规律、发酵腐熟技术、安全性评价等方面的研究。整个项目按照“烟草秸秆—生物有机肥—烟叶种植”的循环农业模式思路,围绕烟草秸秆成分分析及养分释放规律、发酵及功能菌筛选、生产工艺及田间应用效果等方面开展研究。按照“小试—中试—规模化生产”步骤,实现研究成果快速有效转化,促进烟草秸秆生物有机肥产业化发展,从而在烟区构建了以烟草秸秆为纽带的循环农业新模式,探索了“低碳烟草、清洁生产、循环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1.3.2项目启动
根据标准合同确定的项目范围、主要内容和项目技术方案,对项目组进行分工部署,制定项目工作计划,提出各阶段工作目标。
1.3.3分析数据、开展实验,拟定初稿
总结、挖掘历年来国内外与此标准相关的项目成果,归纳、总结目前烟草秸秆生物有机肥生产技术的优劣之处,形成《烟草秸秆生物有机肥生产技术指南》(初稿)。
1.3.4征求意见
项目组结合相关数据和试验验证总结,对标准初稿进行修改完善,完成了该标准编制说明的起草工作,形成了标准征求意见稿。
2相关领域的国、内外标准研究和制修订情况
到目前为止,国外尚未查询到有关烟草秸秆生物有机肥生产技术标准。
2002-2004年,农业部先后制定颁布了《有机肥料》(NY525-2002)和《生物有机肥》(NY884-2004)等农业行业标准,对提升有机肥产品质量,规范有机肥行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有机肥生产和应用技术的发展,原标准中的一些内容及指标需要修订完善。2012年,在深入调研、收集资料、样品测定与试验验证的基础上,农业部修订发布了新的《有机肥料》(NY525-2012)和《生物有机肥》(NY884-2012)等农业行业标准。2016年,安徽省制定颁布了《秸秆生物有机肥料》(DB34/T2739-2016)地方标准。2019年12月17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发布强制性国家标准《肥料中有毒有害物质的限量要求》(GB38400-2019),并于2020年7月1日起实施。2021年5月,农业农村部批准发布《有机肥料》(NY525-2012)农业行业标准,新的《有机肥料》标准将替代旧的《有机肥料》(NY525-2012),并于2021年6月1日起实施。
项目组在标准制订时,对上述标准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对比,进行一定程度地借鉴和参考,某些共性的内容尽量与上述标准保持一致,体现标准之间的协调一致性。
3标准编制原则及主要内容确定的依据
3.1标准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烟草秸秆生物有机肥的术语和定义、生产流程、技术要求、质量控制、包装、标志、运输、贮存和检验规则。
本标准适用于以烟草秸秆为主要原料,经建堆、注水、添加有机物料、腐熟菌种和功能菌种等工序,经发酵腐熟工艺制成的烟草秸秆生物有机肥。
3.2标准编制原则
烟草秸秆生物有机肥生产技术指南编制遵循“科学、实用、合理”的原则,力争做到应用可行性、技术适用性、实施科学性,既起到指导和规范烟草秸秆生物有机肥生产,又服务于烟草行业绿色发展的作用。
3.3标准主要内容确定的依据
3.3.1范围的确定
紧密结合烟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