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CH1 数据库系统概论.ppt

发布:2017-05-20约1.63万字共57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关系模型 1970年美国IBM公司San Jose研究室的研究员E. F. Codd首次提出了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关系模型,开创了数据库关系方法和关系数据理论的研究,为数据库技术奠定了理论基础。 由于E. F. Codd的杰出工作,他于1981年获得ACM图灵奖 20世纪80年代以来,计算机厂商新推出的数据库管理系统几乎都支持关系模型,数据库领域当前的研究工作也都是以关系方法为基础 本书的重点也主要是讲授关系数据库 关系模型 关系数据模型的数据结构 关系模型中的常用术语: 关系(relation):一个关系对应一张二维表,每一个关系有一个名称,即关系名; 元组(tuple):表中的一行称为一个元组; 属性(attribute):表中的一列称为一个属性,每一个属性有一个名称,即属性名; 码(key):也称为码键。表中的某个属性或属性组,它可以唯一地确定关系中的一个元组,如关系Student中的学号,它可以唯一地标识一个学生 ; 域(domain):属性的取值范围; 分量(component):元组中的一个属性值; 关系模型 关系数据模型的数据结构 关系模型中的常用术语: 外码(foreign key):表中的某个属性或属性组,用来描述本关系中的元组(实体)与另一关系中的元组(实体)之间的联系 外码的取值范围对应于另一个关系的码的取值范围的子集 如关系Score中的学号,它描述了关系Score与关系Student的联系(即哪个学生选修了课程),因此学号是关系Score的外码 同理,课程号也是关系Score的外码,它描述了关系Score与关系Course的联系(即哪门课程被学生选修了) 关系模式(relational schema):通过关系名和属性名列表对关系进行描述,即二维表的表头部分(表格的描述部分) 关系模式的一般形式: 关系名(属性名1,属性名2,…,属性名n) 关系模型 关系Student、Course和Score可分别描述为: Student(学号,姓名,性别,出生日期,所学专业) Course(课程号,课程名称,学时,学分) Score(学号,课程号,学期,成绩) 说明:带下划线的属性为码属性,斜体的属性为外码属性 关系模型要求关系必须是规范化的,即要求关系必须满足一定的规范条件。 最基本的规范条件是: 关系的每一个元组必须是可分区的,即存在码属性 关系的每一个属性(即元组的分量)必须是一个不可分的数据项,即不允许表中有表 图1-9 关系模型的数据结构 Student关系 学号 姓名 性别 出生日期 所学专业 0701001 李小勇 男 1990-12-21 计算机 0701008 王 红 男 1992-04-26 计算机 0802002 刘方晨 女 1990-11-11 信息系统 0802005 王红敏 女 1990-10-01 信息系统 0703045 王 红 男 1992-04-26 会计学 0703010 李宏冰 女 1992-03-09 会计学 … … … … … Course关系 课程号 课程名称 学时 学分 CS005 数据库系统概论 64 4 CS012 操作系统 80 5 CP001 基础会计 48 3 … … … … Score关系 学号 课程号 学期 成绩 0701001 CS005 072 92 0701001 CS012 081 88 0701008 CS005 072 86 0701008 CS012 081 93 0701008 CP001 081 78 0802002 CS005 082 85 0802002 CP001 091 95 0802005 CS005 082 72 0802005 CP001 091 88 0703045 CP001 072 84 0703010 CP001 072 92 … … … … 关系模型 关系数据模型的操作 关系数据模型的操作主要包括查询和更新(插入、删除和修改) 关系:元组的集合,关系模型的数据操作是集合操作,操作对象和操作结果都是关系(元组的集合)——不同于传统的非关系模型的数据操作:单记录操作 关系模型:存取路径是透明的,用户只要指出“干什么”或“找什么”,不必说明“怎么干”或“怎么找”,从而大大地提高了数据的独立性,提高了软件的开发和维护效率 关系数据模型的完整性约束 实体完整性、参照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