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武汉市2015届高中毕业生二月调研测试理科综合试题..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武汉市2015届高中毕业生二月调研测试
理科综合 生物试卷 2015.3.4
第I卷(选择题共126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
目要求的。
1.溶酶体是细胞的“消化车间”,内部含有多种水解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衰老或损伤的细胞器可被溶酶体消化分解 B.侵入细胞的病毒或病菌可被溶酶体吞噬
C.用差速离心法不能从细菌中分离出溶酶体 D.溶酶体不参与细胞的生物膜系统的构成
2.下列关于ATP的叙述,正确的是
A.无氧呼吸的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都有ATP的生成
B.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内都有ATP与ADP的相互转化
C. ADP转化成ATP所需的能量都来自有机物的氧化分解
D.葡萄糖和果糖合成蔗糖的过程与ATP的合成相联系
3.关于孟德尔的一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和摩尔根证实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果蝇杂交实验,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两实验都设计了F1自交实验来验证其假说 B.实验中涉及的性状均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
C.两实验都采用了统计学方法分析实验数据 D.两实验均采用了“假说一演绎”的研究方法
4.右图表示细胞中蛋白质合成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核糖体沿mRNA移动的方向是从右向左
B.图中编码天冬氨酸的密码子是GAC
C. RNA聚合酶可与起始密码子结合启动翻译
D.该过程中存在A-U、T-A的碱基配对方式
5.下列有关生长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缺乏氧气会影响植物体内生长索的极性运输
B.细胞的成熟情况不会影响生长素作用的发挥
C.植物向光生长能够说明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
D.生长素运送到作用部位会对代谢起催化作用
6.下列关于种群和群落的叙述,错误的是
A.调查农作物上蚜虫的种群密度可以采用样方法
B.研究土壤小动物的丰富度不宜采用标志重捕法
C.各种群间的相互关系属于种群水平的研究问题
D.草地不同地段分布不同的种群属于群落水平结构
29.(ll分)
某实验小组将菠菜幼叶和成熟叶的叶圆片,装人含蒸馏水的注射器中,排出叶片内的气
体,使叶圆片下沉。然后将叶圆片分别放人不同浓度的NaHCO3溶液中进行实验(NaHC03
溶液为光合作用提供原料,且浓度变化对溶液pH的影响忽略不计,其它实验条件相同),观
察第1片叶圆片上浮所需时间(min),结果如下图。请回答:
(1)当NaHC03溶液浓度为1% -4%a时,相同浓度下,幼叶上浮时间均比成熟叶长,表明幼
叶的光合作用能力比成熟叶_ (填“强”或“弱,’)。有人推测幼叶与成熟叶光合作用能力
差异可能是叶片中光合色素的含量不同,为寻求证据,可以用_ 分别提取菠菜幼叶、成熟
叶的色素,再用_ 法分离色素,观察并比较二者色素带的宽度及颜色深浅。
(2)在NaHCO3浓度为0%的溶液中,叶圆片直至实验结束仍未上浮,其原因是缺乏
NaHC03直接影响光合作用的_ 阶段。当浓度超过5%,叶圆片也不上浮,最可能的原
因是浓度过大,导致
(助当NaHCO3浓度为3%时,适当提高溶液温度,第一片叶圆片上浮时间延长,该现象
不能表明提高后的温度已超过总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请说明理由。
30.(11分)
排尿是一种复杂的反射活动,当膀胱充盈时,膀胱内牵张感受器受到刺激产生冲动,使
人产生尿意。当环境条件适宜时,膀胱逼尿肌接收到冲动后收缩、尿道括约肌舒张,产生排
尿反射。下图表示人体神经系统不同中枢对排尿的调节过程,请回答:
(1)当牵张感受器受到刺激产生冲动,冲动到达a点时,神经纤维膜内外两侧的电位变为
,电位变化的原因是受到刺激时,细胞膜对 的通透性增加。
(2)人产生尿意后,在适宜条件下,脑发出神经冲动完成排尿过程的传导途径依次为:
→膀胱逼尿肌、尿道括约肌。(用箭头和图中字母表示)
(3)甲乙患者神经系统受损,但都能产生尿意。甲出现尿失禁,推测其受损的部位可能是图
中的 (填字母)部位;乙排尿反射不能完成,大量尿液滞留在膀胱内,推测其受损部位可能是图中的 (填字母)部位。
(4)正常人排尿过程中,当逼尿肌开始收缩时,又刺激了膀胱壁内牵张感受器,由此导致
膀胱逼尿肌反射性地进一步收缩,并使收缩持续到膀胱内尿液被排空为止,这种调节方式
(填“属于”或“不属于”)反馈调节。
31.(8分)
“稻鱼共生系统”是水稻与鱼共生实现自我平衡的一种生态系统,在该系统中,鲤鱼通过.
冲撞稻秧导致稻飞虱等害虫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