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电子商务的网络技术基础报告.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WEB 同济大学 同济大学 企业顺利开展电子商务需要一个良好的环境,也包括到电子商务的各种支撑技术。其中,主要的支撑技术至少包括:Internet 技术为代表的各种通讯技术、电子商务安全技术、电子结算与支付技术、物流技术等等。 2.1 Internet 2.1.1 Internet的产生与发展 Internet是全球最大的、开放的、由众多网络和计算机通过电话线、电缆、光纤、卫星及其他远程通信系统互联而成的超大型计算机网络。 Internet最早是作为军事通信工具而开发的 Internet的第一次快速发展出现在二十世纪80年代中期 到了90年代初期,Internet事实上已成为一个“网中网” Internet历史上的第二次飞跃归功于Internet的商业化 INTERNET:互联网 Internet基于一个共同的通信协议(TCP/IP),通过路由器将多个网络互连构成的网络。它实际上是一个网络的网络,将位于不同地区,不同环境的网络互连成一个整体。在逻辑上它是独立的、统一的,在物理上则由不同的网络互连而成,而对用户而言,它是一个统一的网络。 Internet(国际互联网) TCP/IP通信网络 服务器/终端 服务器/终端 即遵循TCP/IP协议的数据通讯网络,信息高速公路。 Internet的特点 (1)?Internet是全球范围内的开放分布的互连网络,它使用TCP/IP通信协议,具有信息传输的广域性和网络协议的开放性; (2)?Internet将通信系统、计算机和数据库等连接起来形成统一的网络,使各国的信息技术资源都相互地连在一起,共享丰富资源和各种信息服务以及它的低廉的费用开销,作为一种全新的信息交流方式已逐渐被社会各界所接受,已对全球的经济、政治和人们的工作和生活产生很大影响,并将对信息社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3)Internet的日益商业化和社会化,人们对Internet的信息安全越来越关注,要求也越来越高,而网上包括大量运行的多种复杂类型计算机网络、信息处理系统以及各类数据库,但由于Internet信息流的多渠道交叉和路径的不确定性,从而也增加了网络安全的脆弱性和复杂性。 1997年11月,中国因特网络信息中心发布了第一次《中国Internet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止到1997年10月31日,我国共有上网计算机29.9万台,上网用户62万人,CN下注册的域名4066个,WWW站点1500个,国际出口带宽18.64Mbps。 1999年7月,中国因特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第四次《统计报告》。截止到1999年6月30日,我国共有上网计算机146万台。上网用户数400万。CN下注册的域名29045个,WWW站点9906个,国际出口带宽241M。 2004年1月,中国因特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第四次《统计报告》。截止到2003年12月31日,中国网民总数已达到7950万,上网计算机总数为3089万, CN下注册域名数量增长迅速达到34万, WWW站点总数接近60万,国际出口带宽达到27216M。 2.1 Internet 2010年7月15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第2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10年6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4.2亿人,互联网普及率持续上升增至31.8%。手机网民成为拉动中国总体网民规模攀升的主要动力,半年内新增4334万,达到2.77亿人,增幅为18.6%。值得关注的是,互联网商务化程度迅速提高,全国网络购物用户达到1.4亿,网上支付、网络购物和网上银行半年用户增长率均在30%左右,远远超过其他类网络应用。 网民规模突破4亿大关 手机网民成增长主力 商务应用快速发展 网络安全仍为最大制约因素 网络视频用户止跌回升 3G推动网络文学用户增长 2.1 Internet 搜集信息及网上互动是网络主要的活动 从调查结果可以了解网络人口上网的目的,发现常进行的网络活动(取前五名)如下:仍以收集信息为主,如通信(E-mail)(93%)、其次为使用搜索引擎搜索资料(64%)、在线传呼(使用网络电话与实时传呼软件)及下载软件等。可见以搜集信息为主,其次是进行网上互动。 2.1 Internet 2.1.2 Internet的主要功能与应用 1.电子邮件 电子邮件(E-mail,或Electronic mail)是指Internet上或常规计算机网络上的各个用户之间,通过电子信件的形式进行通信的一种现代邮政通信方式。 2.文件传输FTP FTP是文件传输协议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