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计算机组装与维护第4章-外存讲义.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计算机组装与维修 计算机硬件之外存储器 一、硬盘 硬盘是计算机系统中最重要的外部存储设备,由一个或者多个铝制或者玻璃制的碟片组成。碟片外覆盖有铁磁性材料。 1、硬盘的内部构造 1、磁头: 磁头就是读写磁盘的一种介质,是硬盘中最精密的部分,主要作用就是将存储在硬盘盘片上的磁信息转化为电信号向外传输,它通过众封闭式的磁感应读写,交信息记录在硬盘内部特殊的介质上。它的发展经历了亚铁盐类磁头、MIG磁头、薄膜磁头以及MR磁头,到了现在,常用GMR磁头。 2、盘片 主流的盘片大都是由金属薄膜磁盘或玻璃盘片构成。玻璃盘片在性能方面更加稳定,但很脆弱。 碟片有“单碟”和“双碟”,还有多碟,它的尺寸多为: 5.25/3.5/2.5/1.8英寸,最常见的是3.5寸,2.5寸主要用于笔记本。 3、马达 磁盘通过马达带动磁盘片在真空中调整旋转,转得越快,等待存取的时间也越短。现在用于精密机械工业上的液态马达技术被引入到硬盘技术中,使它的转速达到7200r/min、10000r/min、15000r/min 4、电路板 硬盘的控制电路及外围电路分布在一块电路板上,一般可以在背面找到它,不同品牌,型号的主控芯片不尽相同。 二、硬盘的技术参数 1、品牌: 目前主要有日立、MAXTOR(迈拓)、WD(西部数据)、SEGATE(希捷)、三星等几个厂商。 2、容量: 容量是直接反映硬盘大小的一个单位,单位为MB或GB 单碟容量:它是指硬盘单张碟片所能存储的数据量大小。 3、内部传输率/外部传输率: 前者比后者快很多。外部传输率是指从硬盘缓冲区读取数据的速度,内部传输率也称最大持续传输率,是指硬盘将数据记录在盘片上的速度。 4、接口类型: 目前市面上的硬盘接口主要有:并行ATA/IDE、SCSI及最新的Serial ATA三类 5、调整缓存:缓存越大,性能越好 6、平均寻道时间: 平均寻道时间是指硬盘读写头移动至指定磁道且查找到相应数据所用的时间。它是描述硬盘读取数据能力的标志之一。 7、平均等待时间/访问时间/潜伏时间: 平均等待时间是指磁头移动到目标数据所在的磁道,等待存储数据的时间。 平均潜伏时间是指相应磁道旋转到磁头下方的时间,一般情况下在2~6ms之间。 平均访问时间是平均寻道时间与平均潜伏时间的总和。 8、S.M.A.R.T S.M.A.R.T(自监测、分析、报告技术)是现在硬盘普遍采用的数据安全技术,在硬盘工作的时候监测系统对电机、电路、硬盘、磁头的状态进行分析,当有异常发生的时候就会发出警告,有时还会自动降速并备份数据。 9、MTBF 连续无故障时间:指硬盘从开始运行到出现故障的最长时间,单位是小时,一般至少在30000或40000小时左右 三、硬盘的编号及主要生产厂商 IBM: 它的命名方式为:产品名+系列代号+接口类型+盘片尺寸+容量。如Deskstar 22GPX的13.5GB硬盘为例: Maxtor: 迈拓硬盘的编号规则一般为:首位+容量+接口 类型磁头数 从钻石4代以后的产品其首位数字为9 Seagate: 美国的希捷科技公司是世界上最大的磁盘驱动器\磁盘和读写磁头生产厂家,最早创造出第一个10000转的硬盘和最大容量(73GB)的记录。 四、光盘驱动器 1、主要生产厂家: BENQ明基 Philips SONY NEC Samsung 五、软盘驱动器 3.5寸软盘的容量只有1.44MB,现在市面上又出现了128MB/230MB/540MB/640MB/1.3GB的一些软盘。 主要构造:磁头定位器、数据读写电路、盘片驱动器、状态检测系统 六、移动存储设备 1、USB闪存盘: 特点: 体积小,外观漂亮: 经久耐用,安全可靠: 安装方便,即插即用: 速度快,功能多多: USB2.0速度已达480Mb/s,另外,还可以把U盘做成启动盘,杀毒盘等。 2、移动硬盘: 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和更新换代,用户对数据备份、数据交换的速度和质量不断提出新的要求,U盘的容量通常1G到64GB,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移动硬盘便有了很大的市场。 容量大,体积小。 * * 硬盘有固态硬盘(SSD 盘,新式硬盘)、机械硬盘(HDD 传统硬盘)、混合硬盘(HHD 一块基于传统机械硬盘诞生出来的新硬盘)。SSD采用闪存颗粒来存储,HDD采用磁性碟片来存储,混合硬盘(HHD: Hybr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