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安徽省潜山县野寨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第二次段考试题分析.doc

发布:2017-01-06约6.93千字共8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野寨中学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年级第二次段考 生物试卷 总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I卷(选择题) 一、单选题(本题共25道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在下列实例中,分别属于相对性状和性状分离的是(  ) ①狗的长毛与卷毛  ②兔的长毛和猴的短毛  ③人的单眼皮和双眼皮  ④高茎豌豆与矮茎豌豆杂交,后代全为高茎豌豆 ⑤高茎豌豆与矮茎豌豆杂交,后代有高有矮,数量比接近1∶1 ⑥圆粒豌豆的自交后代中,圆粒豌豆与皱粒豌豆分别占3/4和1/4 A.③⑥ B.①④ C.②⑤ D.③④ 2、关于基因型与表现型关系的叙述,其中错误的是(  ) A.表现型相同,基因型不一定相同 B.基因型相同,表现型不一定相同 C.在同样的环境中,基因型相同,表现型不一定相同 D.在同样的环境中,表现型相同,基因型不一定相同 3、豚鼠的毛色是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性状。一对黑色豚鼠生了两只小豚鼠(一只黑,一只白)若这对豚鼠再生两只小豚鼠都为白色的概率(  ) A. 1/4 B. 1/8 C. 1/16 D. 3/8 4、已知基因型为AaBbCc的植物体(三对等位基因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自花传粉,后代全显性的个体中,杂合子的概率是(  ) A. 27/64 B. 37/64 C. 9/16 D. 26/27 5、控制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自由组合,如果三对组合的F2的分离比分别为9:7,9:3:4,和15:1,那么F1与双隐性个体测交,得到的分离比分别是(  ) A.3:1,3:1和1:4 B.3:1,4:1和1:3 C.1:2:1,2:1和3:1 D.1:3,1:1:2和3:1 6、与有丝分裂相比,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显著变化之一是(  ) A.染色体移向细胞两级 B.同源染色体配对 C.着丝点分开 D.纺锤体形成 7、基因型为Mm的动物,在精子形成过程中,基因MM、mm、Mm的分开,一般分别发生在(  ) ①精原细胞形成初级精母细胞时 ②初级精母细胞形成次级精母细胞时 ③次级精母细胞形成精细胞时 ④精细胞形成精子时 A.①②③ B.③③② C.②②② D.②③④ 8、下列关于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染色体就是基因组成的 B.一条染色体上有多个基因 C.染色体是基因的主要载体 D.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9、右图为某二倍体动物精巢内的细胞,字母表示染色体上所携带的基因,下 列推断错误的是(  ) A.若该细胞为精原细胞,则该生物性别决定方式很可能为XY型 B.若该细胞为精原细胞,则精巢内精细胞的基因型有2种 C.若该细胞为精细胞,则与该细胞同时产生的配子都不正常 D.若该细胞为精细胞,则该生物正常体细胞染色体数目最多时为12条 10、生物学的研究离不开科学的方法,下列研究成果与运用的主要方法不相符的是 A.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采取了假说一演绎法 B.沃森和克里克在发现DNA的双螺旋结构过程中使用了模型建构法 C.萨顿推测基因在染色体上运用了类比推理法 D.格里菲斯和艾弗里通过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运用了同位素标记法 11、用32P标记果蝇一个精原细胞中所有的核DNA分子,然后置于不含32P的培养液中培养,开始培养后一个细胞核中DNA数的变化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CD段与GH段的细胞中Y染色体数目一定不同 B.KL段每个细胞核中含32P的染色体条数都相等 C.GH段细胞中含32P的核DNA分子占总数的l/2 D.IJ段细胞中染色体与核DNA数目之比都是l:2 12、从某生物组织中提取DNA进行分析,其四种碱基数的比例是鸟嘌呤与胞嘧啶之和占全部碱基数的46%,又知该DNA的一条链(H链)所含的碱基中28%是腺嘌呤,问与H链相对应的另一条链中腺嘌呤占该链全部碱基数的(  ) A.14% B.24% C.26% D.11% 13、下面是关于基因、蛋白质和性状三者间的关系叙述,其中不正确的是(  ) A.生物体的性状是由单个基因控制的 B.蛋白质的结构可以直接影响性状 C.基因控制性状是通过控制蛋白质的合成实现的 D.蛋白质的功能可以影响性状 14、某研究小组发现染色体上抑癌基因邻近的基因能指导合成反义RNA,反义RNA可以与抑癌基因转录形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