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五章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表.ppt
第五章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性;第五章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性
一、原子与元素(自学)
二、原子结构的近代概念
运用1926年薛定谔建立起量子力学讨论研究原子结构,形成了近代概念。
(一)电子的波粒二象性。
20世纪初,人们已发现光具有波粒二象性。
对电子来说,人们早已知道它是一种有确定体积(直径d=10-15m)和质量(9.1×10-31kg)的粒子,故具有微粒性。
电子的波动性是1927年科学家们用电子衍射实验加以证实,如p131图示电子衍射环纹。与光的衍射图相似,因此电子也具有波动性。
以后进一步证明,质子、中子等微观粒子也具有波粒二象性,这使经典力学在证明微观粒子物质上出现问题。;
2020-02-25 约8.08千字 30页 立即下载
-
第五章原子结构元素周期律.doc
第五章 原子结构 元素周期律
第三节 化学键
主备教师 徐鸿昌
一.内容及其解析
教学内容:
1.化学键的定义。2.离子键、共价键的形成。
1.了解化学键的定义。2.了解离子键、共价键的形成。
了解化学键的定义相邻原子间强烈的相互作用了解离子键、共价键的形成化学键与物质类别的关系只含共价键的物质(2)只含有离子键的物质(3)既含有离子键又含有共价键的物质(4)无化学键的物质化学键1】化学键概念相邻原子间强烈的相互作用
类型根据成键原子间的电子得失或转移可将化学键分为离子键和共价键。
化学键与化学反应
旧化学键的断裂和新化学键的形成是化学反应的本质,是反应中能量变化的根本。
所有物质
2017-02-03 约6.02千字 8页 立即下载
-
第五章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系.ppt
第五章 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系 原子理论发展史简介 1.古代原子思想 (1)中国:金、木、水、火、土五行说 (2)公元前约四百年,古希腊Democritus提出万物由”原子”产生.” 主要是臆测: 一切事物是由原子集合而成的,原子由于坚固是不能毁坏也不能改变的。 Atom(原子)源于希腊文atouos意思是:不可分;组成物质不可分割的微粒。 2.近代原子论 十八世纪末,随着质量守恒定律,定组成定律,倍比定律等相应确定,Dolton提出了原子论. 道尔顿(J.Dalton,1766~1844)化学原子论要点; (1)元素的最终组分称为简单原子,它们
2018-06-11 约2.08万字 137页 立即下载
-
天津大学无机化学课件第五章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性.ppt
无机化学 5-4-3 电负性 5-4-3 电负性(χp) 分子中元素原子吸引电子的能力以最活泼非金属元素原子χp(F)=4.0为基础,计算其它元素原子的电负性值。 电负性越大, 元素原子吸引电子能力越强, 即元素原子越易得到电子,越难失去电子; 电负性越小, 元素原子吸引电子能力越弱, 即元素原子越难得到电子,越易失去电子。 5-3-1基态原子中电子分布原理 5-3-1 基态原子中电子的分布原理 泡利不相容原理——每一个原子轨道,最多只能容纳两个自旋方向相反的电子. 能量最低原理——原子为基态时,电子尽可能地分布在能级较低的轨道上,使原子处于能级最低状态. 洪德规则——在
2017-11-28 约1.05万字 73页 立即下载
-
第五章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性-合肥工业大学-无机化学.pdf
5.1
5.1
5.2
5.2
2017-05-31 约2.48万字 55页 立即下载
-
第2讲 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的周期性.ppt
第2讲 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的周期性1 [考试目标] (1)掌握元素周期律的实质,了解元素周期表(长式)的结构(周期、族)及其应用。 (2)以第3周期为例,掌握同一周期内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3)以ⅠA和ⅦA族为例,掌握同一主族内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4)了解金属、非金属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及其性质递变的规律。 (5)了解元素电离能的含义,并能用以说明元素的某些性质。(选考内容) 元素的性质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呈现周期性的变化规律,这个规律叫做元素周期律 一、电子排布的周期性: 周期、族与电子层构型 二、元素性质的周期性 主族ⅠAⅡAⅢA ⅣA ⅤA
2016-05-16 约字 36页 立即下载
-
第1章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性.ppt
第7章 配位化合物和超分子化学 * * Au溶于NaCN Cu(OH)2 溶于氨水 (蓝紫色) AgCl溶于氨水, 浓盐酸, Fe(SCN)2+ (血红色) HgI2溶于KI CO中毒, 治癌药顺铂( cis-Pt(NH3)Cl2 ) 金属离子在生物体的存在,金属蛋白,金属酶 特殊的颜色, 化学性质, 磁性, 光谱和化学键 MLn 1. M(+2) 中心离子 接受电子对 d区金属离子为主 族: 4 5 6 7 8 9 10 11 12 金属:
2018-06-11 约2.9千字 33页 立即下载
-
第五章 分 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性子结构和晶体结构(修改).ppt
* 2、分子晶体 共价分子通过分子间力(及氢键)结合而形成的晶体。 图5-28 CO2分子晶体 图5-29 金刚石原子晶体 * 3、原子晶体 原子间通过共价键而形成的晶体叫原子晶体(图5-29),如金刚石C、单质Si、金刚砂(SiC)、石英(SiO2)等。特点:熔点、沸点高,硬度大。如金刚石的熔点是单质中最高的,硬度也是最大的。一般不导电,熔融时也不导电,在大多数溶剂中不溶解。 4、金属晶体 自由电子和金属离子之间通过金属键结合,自由电子为金属离子共用。 * 第六节 离子的极化
2018-09-04 约8.5千字 67页 立即下载
-
无机化学第五章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ppt
对鲍林能级图,需明确几点:(1)近似能级图是一归纳结果,不能完全反映情况,所以只有近似含义。(2)它是反映同一原子内各原子轨道间的相对高低,所以不能用来比较不同元素原子轨道能级的相对高低。第30页,共48页,星期六,2024年,5月5.2.3基态原子中电子的分布1、核外电子填入轨道的顺序根据“两个原理一条规则”,可排出核外电子填入轨道顺序图。据此顺序图,可以准确写出91种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分布式。在110种元素中,只有19种元素原子层外电子的分布稍有例外:若再对它们进一步分析归纳得到一条特殊规律:全充满、半充满规则:对同一电子亚层,当电子分布为全充满(P6、d10、f14)、半充满(P3、d5
2025-02-02 约8.5千字 48页 立即下载
-
医用化学-第五章 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律.ppt
二、核外电子的排布 核外电子排布的一般规则: 泡利不相容原理; 每个AO中最多容纳两个自旋方向相反的电子。 能量最低原理; 电子在核外排列应尽可能先排布在低能级轨道上。 8O 1s 2 2s 2 2p 4 3s 3p 3d 4s 17Cl 2 2 6 1s 2s 2p 3s 3p 3d 4s 2 5 根据这一原理可算出各电子层最多能容纳电子数为2n2。 例如,8O原子核外电子在原子轨道中的填充情况可表示为: 2s 1s 2p 而不是 2s 1s 2p 2s 1s 2p 或 洪特规则; 电子将尽可能单独分占不同的等价轨道,且自旋方向平行。 p6d10f14 p3d5f7 p0d0
2018-08-20 约7.04千字 42页 立即下载
-
无机化学第五章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ppt
5.1.1 氢原子光谱与Bohr理论 5.1.2 电子的波粒二象性 微观粒子运动的特性:从波粒二象性的特点出发,原子中电子的运动规律是怎样的? 由慢射电子枪实验,推论:原子中个别电子某时刻在什么地方出现虽然不能确切知道,但核外电子的分布是有规律的:电子在核外空间某区域出现的几率较大,而另一些区域电子出现的几率较小。 量子力学认为: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具有按几率分布的统计规律性。 2、电子云 为了形象地表示核外电子运动的概率分布情况,化学上常用黑点分布的疏密来表示电子出现概率密度的相对大小。 密 —— 概率密度大,单位体积内电子出现的机
2016-12-16 约7.95千字 51页 立即下载
-
第五章: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律要点解析.ppt
原子:由原子核和电子组成,原子核又由质子和中子组 成。带电性: 核电核数=核外电子数 化学反应不涉及原子核的变化,而只是改变了核外电子的数目或运动状态。 那么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是怎样的呢?人们对原子结构的认识过程: 电子的波粒二象性 电子衍射是一切波动的共同特性,由此充分证 明了高速运动的电子流,除有粒子性外,也有波动 性,叫做电子的波粒二象性。 电子的衍射实验 核外电子运动状态 核外电子运动状态 核外电子运动状态 核外电子运动状态 核外电子运动状态 四个量子数 n 是决定电子能量的主要量子数。 n值又代表电子层
2016-05-09 约1.01万字 64页 立即下载
-
2025版新教材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五章物质结构与性质元素周期律第14讲原子结构核外电子排布学生用书.docx
PAGE
PAGE1
第14讲原子结构核外电子排布
复习目标
1.了解元素、核素和同位素的含义;
2.了解原子的构成,了解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中子数、核外电子数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3.了解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能级分布和排布原理,能正确书写1~36号元素原子核外电子、价电子的排布式和轨道表示式;
4.了解电子在原子轨道之间的跃迁及其简洁应用。
考点一原子结构核素同位素
必备学问梳理·夯实学科基础
1.原子的构成
(1)构成原子的微粒及作用
(2)微粒之间的关系
①原子中:质子数(Z)=核电荷数=________;
②质量数(A)=________(Z)+________(N);
③
2025-03-25 约1.39万字 16页 立即下载
-
高考一轮复习 第五章 物质结构与性质 元素周期律 第1讲 原子结构 核外电子排布(64张PPT)(含音频+视频).pptx
第1讲原子结构核外电子排布(基础落实课)
;逐点清(一)原子结构与核素
(一)原子构成
1.构成原子的微粒及作用
;2.微粒数之间的关系
(1)原子
;3.微粒符号及其意义
;5.核反应遵循的两守恒
(1)反应前后质量数之和不变。
(2)反应前后质子数之和不变。
[注意]核反应不属于化学变化讨论的范畴,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化学反应过程原子核不改变,也就是原子不改变。
;(二)元素、核素、同位素
1.元素、核素、同位素的关系
;2.同位素的两大特征
;3.氢元素的三种核素
;4.几种重要核素的用途
;微点小练
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任何原子均由质子、中子
2025-04-05 约4.6千字 64页 立即下载
-
第五章原子结构..doc
第五章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 (计划学时数:6)
[教学目的]1.了解原子核外电子运动的波粒二象性、波函数、概率密度等概念;
2.理解四个量子数的取值、含义和核外电子运动状态的关系;
3.熟练掌握电子排布遵循的三个原理,能写出一些常见元素的电子排布;
4.了解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系的关系;
5.熟悉元素周期表的分区、重要元素的位置。
[教学重点] 1.四个量子数;
2.电子排布的三个原理;
3.常见元素核外电子排布式。
[教学难点] 波函数、原子轨道、概率密度等概念。
[每节时分配] 第一节 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 2节时
第二节 原子中电
2017-01-23 约9.53千字 18页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