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线测量与计算.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导线测量及计算曹先勇 导 线 (traverse) 测量 导线的布网形式 一、定义及分类 1.导线的定义:将测区内相邻控制点(导线点)(traverse point)连成直线而构成的折线图形。 2.适用范围:主要用于带状地区 (如:公路、铁路和水利) 、隐蔽地区、城建区、地下工程等控制点的测量。 二、导线布设形式 1.闭合导线(closed traverse) 多用于面积较宽阔的独立地区。 2.附合导线(connecting traverse) 多用于带状地区及公路、铁路、水利等工程的勘测与施工。 3.支导线(open traverse) 支导线的点数不宜超过2个,仅作补点使用。 还有导线网,其多用于测区情况较复杂地区。 图形:导线的布设形式 附合导线 闭合导线 支导线 单结点导线(导线网) 导线的外业 1.踏勘选点及建立标志 2.测(水平)角——转折角(左角、右角)、 连接角 3、量(水平)边长 4、测定方向 一个测回内盘左,盘右照准同一目标时的读数值±180°,即为2C值,视准轴与横轴不垂直造成的。 附合导线外业: 已知数据:?AB,XB,YB;?CD,XC,YC。点1、2、3、4为新建导线点。 DB1 D12 D23 D34 D4C A B 1 2 3 4 C D ?观测数据:连接角?B 、?C ; 导线转折角?1, ?2, ?3 ,?4 ; 导线各边长DB1,D12,……,D4C。 ?AB ?CD (XB,YB) (XC,YC) ?B ?C ?1 ?2 ?3 ?4 附合导线图 导线的内业计算 ——计算各导线点的坐标 1、几个基本公式 (1)坐标方位角(grid bearing)的推算 注意:若计算出的方位角360°,则减去360°; 若为负值,则加上360°。 或: 例题:方位角的推算 ?1 ?2 ?3 ?4 ?5 95? 130? 65? 128? 122? ?12 30? 1 2 3 4 5 已知:α12=300,各观测角β如图,求各边坐标方位角α23、α34、α45、α51。 解: α23= α12-β2+1800=800 α34= α23-β3+1800=1950 α45=2470 α51=3050 α12=300(检查) (2)坐标正算公式 已知A点的坐标,边长DAB和坐标方位角αAB,求B点的坐标。先计算坐标增量。见图有: DAB ?AB A B X y 0 ?XAB ?YAB 得到,XB=XA+ΔXAB YB=YA+ΔYAB ?XAB =DAB ? cos ?AB ?YAB =DAB ? sin ?AB (3)坐标反算公式 已知A、B两点坐标来计算αAB、DAB DAB ?AB A B X y 0 ?XAB ?YAB αAB的具体计算方法如下: (1)计算: (2)计算: (3)根据ΔXAB、ΔYAB的正负号判断αAB所在的象限。 2、闭合导线平差计算步骤 1)绘制计算草图,在图上填写已知数据和观测数据。 2)角度闭合差(angle closing error)的计算与调整。 115.10 100.09 108.32 94.38 67.85 A 1 2 3 4 XA=536.27m YA=328.74m ?A1 48?43?18? ?A ?1 ?2 ?3 ?4 112?22?24? 97?03?00? 105?17?06? 101?46?24? 123?30?06? (1)计算角度闭合差: ??=??测-??理 = ??测-(n-2)?180? (2)计算限差: (3)若在限差内,则平均分配原则,计算改正数: 115.10 100.09 108.32 94.38 67.85 A 1 2 3 4 XA=536.27m YA=328.74m ?A1 48?43?18? ?A ?1 ?2 ?3 ?4 112?22?24? 97?03?00? 105?17?06? 101?46?24? 123?30?06? (4)计算改正后新的角值: 3)按新的角值,推算各边坐标方位角。 115.10 100.09 108.32 94.38 67.85 A 1 2 3 4 XA=536.27m YA=328.74m ?A1 48?43?18? ?A ?1 ?2 ?3 ?4 112?22?24? 97?03?00? 105?17?06? 101?46?24? 12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