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猪口蹄疫的特点及防治.pdf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017年 33卷 第2期 疫 病 防 控
浅谈猪口蹄疫的特点及防治
1 2
张加静 朱 兵
(1.江苏省灌云县畜禽改良站,江苏灌云 222200;
2.江苏省灌云县侍庄乡动物防疫检疫站,江苏灌云 222200)
猪口蹄疫病是危害养猪业的重要传染病之一,一旦发生疫 1~2周病损部位结痂愈合,若蹄部严重病损,则需要3周以上才能
情,将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尽管已被我国纳入强制免疫计划,但 痊愈。当病毒侵害蹄部时,蹄部增高,跛行明显,常导致蹄壳变
是该病仍有发生。 形或脱落,病猪卧地不起不能站立。
定义:是由 口蹄疫病毒 (FMDV)引起的急性、高度接触性 (3)精神。精神沉郁,食欲不振、厌食。
传染病。主要侵害偶蹄兽,以发热、口腔黏膜及蹄部和乳房皮肤 (4)其他情况。抵抗力强的患猪,精神状况正常,四肢、
发生水泡和溃烂为特征。是国际兽医局规定的A类传染病,易通 蹄冠起水疱,出现轻微跛行,鼻镜出现水疱,采食正常。若猪只
过空气传播,传染性强,流行迅速,偶尔感染人,主要发生在与 较为拥挤或人为强行驱赶走动,患猪一般会发病2~4d后蹄部匣
患畜密切接触的人员,多为亚临床感染。 脱落,流鲜血。处置及时、合理的话,可有效防止蹄匣脱落和感
特点: 染,一般10d左右可愈合。
1 病毒特点 3.2 不同阶段猪只患病特点
(1)不耐热。病毒在80℃以上即可杀死,连续阳光曝晒也可 (1)母猪。高烧可致流产,特别是哺乳母猪,可见乳区有白
杀死病毒。 色水疱和溃疡,引起疼痛而拒绝哺乳。
(2)不耐酸碱。对酸和碱十分敏感,易被酸性或碱性消毒药 (2)初生仔猪。通常突然发病,出现角弓反张、口吐白沫、
杀死,这给发病时选择消毒剂提供了依据。 倒地四肢划动,呈急性胃肠炎或心肌炎症状,衰竭死亡,死亡率
(3)康复家畜可带毒五个月以上,这是从疫区调运猪只到非 可达80%以上。病程稍长者可见口腔及鼻盘有水疱和糜烂,出现
疫区引发该病爆发的主要原因。 蹄角破损、疼痛跪行。在非疫区哺乳仔猪死亡率非常高,两周龄
(4)病毒可在被污染的饲料、用具、皮毛、土壤中保持数月 以下可达100%。两周龄以上及保育阶段为40%~80%。
的传染性;在污染的冷冻肉中存活时间更长,容易造成冻肉的长 (3)成年猪。死亡率相对较低,一般不超过5%,但严重影
途运输或贩卖而传播疾病。 响其生产性能,多数因患病后护理不善,行动不便而饿死、渴
(5)病猪的一切排泄物,如流涎、乳汁、粪便、水泡液、水 死,偶尔也会发生心肌炎死亡。
泡屑、呼出的气体等在猪发病初期均含有大量病原。 4 病理特点
2 传播特点 剖检时,病猪咽喉、支气管黏膜有烂斑或溃疡,小肠、大肠
(1)传播方式。发病急、传播迅速,常呈跳跃式传播。 黏膜可见出血性炎症。大猪解剖一般特征性病变,少数可见胃肠
(2)传播对象。只感染偶蹄兽,如猪、牛、羊,马对此病有 出血性炎症;仔猪呈典型纹斑,心包膜有弥漫性出血点,心肌、
抵抗能力,鸡鸭不感染此病。成年猪7~10d可自行康复,死亡率 切面有灰白色或淡黄色斑点或条纹,心肌松软似水煮状。个别猪
不超过3%(无继发感染情况下),哺乳仔猪因急性胃肠炎和心肌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