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探析猪口蹄疫和猪水泡病区别及防治.pdf

发布:2017-06-21约6.17千字共2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畜业技术 疫病防治 探析猪口蹄疫和猪水泡病区别及防治 戈云华 (江苏省苏州市常熟市虞山动物防疫站 215500) 摘要: 在近几年, 我国常出现猪口蹄疫病与猪水泡病, 这两 慢。 其二, 亚急性型, 该病的传播速度较慢, 病状比较轻 种病成为国家规定的动物传染病。 导致该病产生的主要原因 微, 不容易产生。 其三, 隐性型, 在水泡疾病发生后, 少数 是我国猪群养殖量大、 卫生条件差, 对其调运存在较大制约 猪出现神经症状, 出现向前冲、 转圈, 鼻磨蹭门栏、 啃咬用 [2] 性, 发病率较高, 容易给农户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 文中对猪 具、 眼球转动等现象 。 口蹄疫与猪水泡病的区别进行分析, 并给出相关的防治措施。 3 猪口蹄疫和猪水泡病的区别 关键词: 猪口蹄疫; 猪水泡病; 区别; 防治方法 3.1 病原学方面 猪口蹄疫病属于微核酸病毒科中的口蹄疫病毒类型, 其 1 猪口蹄疫 中, 病毒粒子直径为23~25nm, 呈现圆形、 六角形。 其中, 猪口蹄疫具有传播速度快、 发病率高的特点, 对于仔 含有核酸RNA、 无囊膜, 对酸碱、 酸碱等都非常敏感, 是以 猪, 容易出现急性胃肠炎和心肌炎, 急性型病容易导致衰竭 两个相似的病毒引起的, 例如: 猪痘病毒, 痘苗病毒等。 对 死亡, 实现较高的病死率。 对于成年猪, 一般会出现在蹄 于猪水泡病原, 该病是因为水泡口炎病毒、 肠道病毒引发 部、 口腔以及鼻部、 皮肤、 乳房等部位, 出现水泡、 溃烂等 的, 属于弹状病毒科、 水泡性病, 呈现病粒子、 呈现弹状、 现象, 发病率低。 基于该现象的分析, 为其作出正确诊断。 圆柱状, 存在囊炎、 囊膜。 猪口蹄疫主要表现在: 在病猪的蹄部、 附关节出现小如豆 3.2 血清学方面 粒、 大如蚕豆的水泡, 具有明显的痛感, 有时还表现为瘸 目前, 存在的猪口蹄疫血清型为 7种, 在这7个血型 腿、 蹄部溃烂无法着地等现象。 病猪的口黏膜一般会出现 中, 还存在亚型, 特别是抗原差异显示的毒株形式的。 猪水 舌、 嘴唇、 咽等部位, 甚至母猪的乳头处也会出现水泡, 水 泡病也具有几个血清型, 一般为印第安那株、 新泽西株等, 泡主要藏在腹部, 破裂后出现红色的溃疡面和烂斑, 对于这 这两种株相互交叉、 免疫。 种现象, 如果没有受到感染, 该伤口可在一周后愈合。 对于 3.3 临床症状方面 哺乳期的仔猪, 如果出现急性胃肠炎、 心肌炎以及四肢麻痹 猪口蹄疫病发生后, 会在病猪的蹄部出现水泡, 该病一 等现象, 将会衰弱而死亡, 其中, 死亡率将达到70%左右。 般会潜伏 1~2d, 猪在发病初期, 体温达到40℃以上, 常常表 如果病程较长, 口腔、 鼻面上将会有的水泡、 溃烂等现象, 现为食欲不振、 精神不佳等症状, 同时, 存在口腔黏膜, 并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