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全国高考历史试题及答案精选.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课标卷Ⅱ)
第卷本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A.B.C.D..A.B.C.D..A.B.C.D..A.B.C.D..1953年10月,中共中央决定在全国
A.B.C.D..
A.B.C.D..述19世纪初英国的情景时
A.B.C.D.
34.20世纪30年代,美国每周有成千
A.B.C.D..
A.B.C.D.第卷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36题~第41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做答。第42题~第48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需求做答。
.——摘编——摘编白.——摘——摘编自《世界史·近代史编》,2011年版 比较两份目录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中一处不同,并分析出现这种不同的原因。
(所指出的不同之处明确清楚;原因可以一个或多个角度进行分析,观点明确,合理充分)
请考生在第45、46、47、48四道历史题中任选一题做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做答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的题号涂黑。
45.——摘编自赵冈.——摘编自——摘编自中奕劻学士徐致靖言国是未定,良是。今宜专讲西学,明白宣示。”于是,光绪翁同龢——摘编自白寿彝
参考答案
1~11 DBDAC ACBCA D
12~23 DACBD CDBCB AC
24~35 CDABB CACBA CD
40.(25分)
(1)清政府由禁止到时开时禁再到鼓励;由自发移民为主到政府主导为主;移民政策受外来侵略影响;移民主要来自邻近省份;移民禁而不止,规模逐渐扩大;从非法移居到合法定居、生产。
(2)缓解关内人口压力;增加政府收入;加强对东北地区的管理;促进民族融合、文化交流和先进技术的传播;有助于抵御列强侵略;促进东北开发。
41.(12分)
示例:
不同之处:世界近代史开端不同。目录A以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为开端,目录B以16世纪的世界为开端。
原因分析:从教材出版时代角度分析。目录A编于20世纪70年代初的中国,当时正是“文化大革命”期间,历史研究和教学重视革命和阶级斗争的历史主导作用。这种对世界近代史开端的认识,反映了当时时代的特征。
目录B编于改革开放之后,思想领域拨乱反正,与外部世界的交流增多。历史研究的视野更加开阔,从更宏观的角度认识世界近代史开端。目录B反映了21世纪初中国史学界的认识水平。
45.(15分)
(1)北方战乱,人口南迁;豪强大族擅占山泽,百姓无权享有山泽之利。
(2)确定山泽占有私有制;缓解山泽占有的矛盾;保护了官僚阶层的经济利益;失去南方开发,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46.(15分)
(1)原因:巩固抗日根据地;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需要调动各阶层积极性,实行民主。
特点:中国共产党领导,各阶层联合;民主协商。
(2)广泛团结了抗日力量,调动各阶层积极性;保证了各阶层民主权利;根据地人民民主权利得到巩固。
47.(15分)
(1)日军大举进攻东南亚,美、英处于守势;国际反法西斯联盟已形成;中国抗日战争处于相持阶段。
(2)军事意义:消灭了日军有生力量;保存了盟军反攻的实力;打通了中外国际交通线。
政治意义:表现出中国军队的英勇善战;增强了民族自信心,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48.(15分)
(1)重视和采纳维新派的改革建议;颁布变法诏书;重用维新派人士;抵制顽固势力对变法的阻挠。
(2)变法的最高领导者,推动变法实施;争取慈禧太后支持并有所抗争;无力保证变法持续进行。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