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国际金融-第四章 汇率制度和外汇管制.ppt

发布:2017-06-18约1.01万字共7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四章 汇率制度和外汇管制 第一节 汇率制度 汇率制度的演变 汇率制度的分类、特征 货币局制度和美元化 汇率制度的选择 一、汇率制度演变 汇率制度(Exchange Rate Regime or Exchange Rate System)又称汇率安排(Exchange Rate Arrangement),是指一国货币当局对本国汇率变动的基本方式所做出的一系列规定或安排。 金本位下的固定汇率制 金本位体系下固定汇率制 两国之间货币的汇率由它们各自的含金量之比—铸币平价(Gold?Parity)来决定 例如一个英镑的含金量为113.0015格林,而一个美元的含金量为23.22格林,则: 1英镑=113.0015/23.22=4.8665美元 只要两国货币的含金量不变,两国货币的汇率就保持稳定。 畸形金本位 金块本位制 金汇兑本位制 古典的金本位制向纸币制的过渡; 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的固定汇率制 1944年,以美国为首、有英国等44个国家参加的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一个名叫布雷顿森林的地方召开会议,会议决定建立战后的国际货币体系,这即是后来被广泛称为的布雷顿森林货币体系。 基本机制:美元与黄金挂钩,各国的货币与美元挂钩 。 整个体系的有效运行依赖于美元的稳定。 现行的国际汇率制度 (二) 汇率制度的种类 各国的汇率制度可以概括为三种: 固定汇率制 浮动汇率制 中间汇率制度 (1)无独立法定通货的汇率安排 (Exchange Arrangements with No Separate Legal Tender) (2)货币局(Currency Board Arrangements) (3)水平钉住 (Other Conventional Fixed Peg Arrangements) (4)水平区间钉住 (Pegged Exchange Rates within Horizontal Bands) (5)爬行钉住(Crawling Pegs) (6)爬行区间钉住 (Exchange Rates within Crawling Bands) (7)不事先公布干预路径(目标)的管理浮动 (Managed Floating with No Predetermined Path for the Exchange Rate) (8)独立浮动(Independent Floating) 续表3.1 货币局制度和美元化 一、货币局制度 二、香港联系汇率制 三、货币替代和美元化 2.1 货币局制度 货币局制度(Board Currency System)是一种关于货币发行和兑换的制度安排, 首先,它是一种货币发行制度,它以法律的形式规定货币当局货币发行必须以一定的该外国货币作为准备金; 其次,它才是一种汇率制度,保证本币和外币之间在需要时可按照事先确定的汇率进行无限制的兑换。 其运行机制如下: 货币发行机构按照法定汇率以100%的外汇作为保证发行本币;当外汇汇率高于法定汇率时,货币发行机构卖出外汇从而回笼本币;当外汇汇率低于法定汇率时,货币发行机构买进外汇从而发行本币,以保持市场汇率的稳定。 与普通固定汇率制的区别: 比普通汇率制度要求更严; 货币的发行作了严格的法律限制。-后备规则 对货币局为财政赤字提供融资作了严格的限制-有利于抑制通货膨胀。 货币局制度的优缺点: 优点: 固定汇率:消除汇率波动风险,促进国际贸易和投资的发展; 赋予货币政策高度可信任性 ; 缺点: 名义汇率僵硬;不易隔离外来冲击的影响、 缺乏最后贷款人的功能; 实行货币局制度的国家完全丧失了其货币政策的独立性。 香港联系汇率制度: 香港无中央银行,货币发行的职能是由三家商业银行承担。 发钞银行在发行港币时,必须向香港外汇基金按$1=HK$7.8的固定比率上缴等额美元,换取无息负债证明书;发钞银行回笼港币现钞时,可按$1=HK$7.8的固定比率向外汇基金交还负债证明书,收回等额美元;外汇基金鼓励发钞银行与其他银行的港币现钞的交易以同样的方式进行。 这样,港币现钞对美元的汇率就固定在$1=HK$7.8的水平上。 香港存在着两个平行的外汇市场, 1、由外汇基金与发钞银行因发钞关系而形成的公开外汇市场 2、 发钞银行与其他持牌银行因货币兑换而形成的同业现钞外汇市场, 联系汇率与市场汇率、固定汇率与浮动汇率并存,是香港地区联系汇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