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工业地域的形成、传统工业区和新工业区.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二节 工业地域的形成、传统工
业区与新工业区;
1.工业地域的形成条件。
2.传统工业区和新兴工业区的发展特点。;一、工业集聚与工业地域
1.工业联系
(2)结果:形成 现象。;2.工业集聚的意义
(1)降低 ,提高 ,取得 。
(2)共用 ,节约 。
3.工业地域
(1)形成:→→
(2)分类
①按形成:分为 的工业地域和
的工业地域。
②按性质:分为 的工业地域和
的工业地域。;
我国许多地方的经济技术开发区,就是在规划的工业用地上,先建成基础设施,再吸引投资者建厂。;
二、工业分散与工业地域联系
1.工业分散的原因
(1)充分发挥 优势。
(2)生产企业所需零件不可能在 生产。
2.工业联系的常见方式
(1)条件:现代化的 。
(2)意义:促进了地域之间 、 和 等的流动。;三、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
新兴工业区主要有两种类型:①没有传统工业基础而新发展起来的以传统工业部门为主的工业地域;②以高新技术工业为龙头发展起来的新兴工业区。;
工业联系导致工业集聚,工业集聚形成工业地域。工业扩散是工业过度集聚后产生的现象,其结果又形成了新的工业地域。四者之间的关系具体图解如下:;;;; 我国东北老工业基地目前的困境与20世纪50~60年代的德国鲁尔区十分相似,因此在分析东北老工业基地日趋衰落的原因、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时可参考鲁尔区的相关内容。因此,针对东北老工业基地的现状和我国的国情,振兴东北除借鉴鲁尔区成功改造的经验外还需政府支持(或政策鼓励)和大量引进民间资本。;;
新工业区有的主导产业是传统工业部门,有的是新兴工业部门,因其工业部门的差异,工业区的特点和优势区位也不同。如下表所示:;; (2009年高考福建文综卷)下图示意我国某企业集团型生态产业园区的生产联系。完成(1)~(2)题。
(1)影响该生态产业园区核心企业布局的主导因素是 ( );
A.能源 B.技术
C.原料 D.市场
(2)该生态产业园区中 ( );
A.企业的集聚避免了市场的竞争
B.技术协作带动了企业间的集聚
C.企业彼此间形成了生产工序上的联系
D.物质的循环利用形成了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联系
【试解】 (1)________,(2)________。
;【解析】 解答本组题的关键是认真读图,分析图中各产业的关系,并结合相关知识进行综合分析。(1)从图中可以看出,该生态产业园区的核心企业是制糖厂,由于甘蔗制成糖后重量大大减轻,因此制糖厂属于原料指向性工业,影响其布局的主导因素是原料。(2)分析图可知,图中各企业实施了清洁生产模式,实现了物质的循环利用,并将农业生产和工业生产密切联系在一起。
【答案】 (1)C (2)D; 生态工业园因其生产环节的关联性,可延伸到第一、二、三产业,各环节之间追求的是协作与统一,考虑其生产的原料来源、产品性质及技术要求,生态工业园不适宜规划成高新技术开发区。;
东北地区是我国以机械等部门为主的老工业基地。下表为东北产业结构变化表,下图为东北某城市以煤炭为主导产业的产业结构调整模式图。结合图表回答下列问题。;
(1)请简述东北地区发展机械工业的有利区位条件。
(2)产业结构调整是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主要措施之一。与1978年相比,2005年产业结构的变化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中,字母A表示________工业,B表示________工业。
(4)试分析图中所示产业结构调整模式的优点。;【解析】 (1)工业发展的区位条件,主要从以下方面分析:市场、交通、原料、燃料、产业基础、农业基础、劳动力、技术、政策等,结合东北的地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