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的全球化进程讲述.pptx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小米的全球化进程
管理学第三章作业
091401432 林康
全球化的梦
雷军称,在以半退休的状态度过几年时光之后,
“有一天我醒来后想,我已经四十岁了,但仍然一事无成。我年轻时有一个梦想,那就是创建一家具有全球知名度的一流企业。”
为什么要全球化?
小米公布2015年上半年手机出货量3470万台,同比增长33%,而2014年上半年小米手机销量同比增长271%,增长速度大幅下降。
中国的手机市场其实已经达到饱和点。小米过去几个季度的增长,主要是从三星、联想、酷派、中兴拿走了部分用户群。
如今,在中国市场日趋饱和的情况下,印度等东南亚国家正在成为中国智能手机品牌竞相角逐的新领地。
在多方竞争挤压下,小米在国内市场增长潜力已经不大,这致使小米选择了提速国际化,进一步布局国际市场。
只要站在风口,连猪都能飞起来。
雷军表示,他吸取到了一个重要经验,
那就是抓住合适的机遇,同努力工作一样的重要。
策略:绕开美国 征服世界
为什么雷军的这份全球战略发展名单中,没有美国和欧洲国家?
首先,众所周知的原因是,小米专利贮备薄弱。当它首次在印度推出自己的产品时,销售形势火爆,成为其增长最快的第二大市场。但随后马上遭遇爱立信的专利诉讼,现面临暂时停售的尴尬局面。
另外对小米虎视眈眈的是苹果,苹果已公开指责其山寨iPhone的外形,不难想像,如果这家公司正式进军美国市场,苹果肯定会对其发动专利战。
最大的国外市场在哪里?
早在去年4月份,小米公司分别登陆台湾、香港市场;在今年2月份,小米公司又进军新加坡市场。去年8月份,小米公司在巴西圣保罗开设了其南美地区第一所办事处,正式进驻巴西市场。
在印度市场,近日小米和富士康合作,在印度发售了第一部本土制造的手机红米2Prime。据统计,小米在印度的市场占有率在5%左右,已经成为了三星电子、Micromax之后的印度第三大手机品牌。
为什么选择印度?
印度和中国有着诸多相似点:人口基数大,正处于经济起飞阶段。
这些相似性也就决定了小米超高性价比的运营策略在印度进行复制的可能性。在这里,小米在不断地去与印度这个独特的国家进行本土化磨合的同时,还要处理各种各样随之而来的侵权纠纷。印度就好比是中国与西方的一个缓冲地带,也是一个练兵场。此外,印度市场本身就足够庞大,如果能够在这里称霸,加上原有的国内份额,小米在全球的销量就很惊人了。
在那里如何开展业务?
当然,印度也有自己的市场偏好,雷军不能完全复制国内的营销策略。因为印度当地大多数消费者都是在实体店购买手机,所以小米一改国内只进行线上销售的模式,与多家实体零售渠道签订了分销协议。此外,小米还意识到,要让印度的消费者买单,就必须努力塑造自己在印度的本土化色彩。所以小米一直在寻找投资印度本土企业的机会,希望尽快成立研发中心。日前,小米获得了印度塔塔集团第三代掌门人拉丹?塔塔(RatanTata)的投资,这无疑将大大推动小米在印度的本土化进程。
在印度,小米的销售走的是电商,不走传统渠道。目前在印度跟Flipkart合作,这家公司在印度做得很大,去年7月,Flipkart宣布获得10亿美元融资,总估值达70亿美元。
小米全球化的收益
小米在印度第一次网络销售,一周内就收到了10万次预约,开卖39分钟小米3智能手机脱销;8月6日,小米印度宣布2秒售罄15000部小米3;8月12日,20000部小米3于2.4秒内售罄。去年10月,在小米进入印度市场还不到4个月,销量已突破50万部。
展望
东南亚的市场拓展需要时间,专利的研究和申请需要时间,成功不是一蹴而就,小米的发展时间毕竟太短,作为手机行业的新兵,再积极的专利操作也难以弥补失去的时机。随着生意越做越大,注定了其因专利被起诉会越来越频繁。
积淀不够深厚,就容易成为泡沫。
这些时间的致命伤起码要为全球化的进程扣掉15%的进度。
全球化在小米的计划中,但如何进攻,恰如猛虎,
观察猎物,等待时机,出击狂追,才能一举而得。
谢谢!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