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17年整理】细菌的形态学检查.doc

发布:2017-01-16约5.07万字共3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PAGE PAGE 1 怀化医专《微生物学检验》 教案 编号:3 2009年下学期 授课教师 李争鸣 教研室主任审核签名 李争鸣 教学课题 细菌的形态 学检查 课时 授课时间 月 日 月 日 月 日 月 日 9月 月 日 2 星期 星期 星期 星期 星期五 星期 授课对象 检验 专业 班级 1~6 目的要求 【掌握】1、细菌染色的一般程序。 2、革兰染色和抗酸染色的原理、方法、结果、应用。 【熟悉】1、显微镜的种类、原理、应用。 2、细菌染色常用的染料,常用的细菌染色方法。 3、细菌的不染色标本检查法。 【了解】细菌的特殊染色方法。 教学重点及难点 1、细菌染色的一般程序。 2、革兰染色和抗酸染色的原理、方法、结果、应用。 教法与 学法 讲解,启发式教学 课型 理论课 教学手段 多媒体 教学 内容 与 时间 分配 显微镜的种类。(20min) 不染色标本检查法。(20min) 染色标本检查法:常用染料、细菌染色程序、常用的细菌染色法。 革兰染色法(35min) 抗酸染色法(10 min) 小 结 (10min) 复习 思考题 细菌的形态学检查有何意义? 细菌在相同条件下染色,为什么有的染成紫色,有的染成红色? 参考资料 1、张卓然主编 《临床微生物学与微生物检验》人卫出版社 第3版 2006.11 2、倪语星主编 《临床微生物学与检验》 人卫生出版社 第4版, 2007年 3、李凡主编 《医学微生物学》(本科) 人卫出版社 第7版 2008.1 自评 本次课做到重点讲解清楚,难点分析透彻,部分内容由于实践性较强,需在实验课上再作详细介绍,如:革兰染色的操作步骤。 第八章 细菌形态学检查 形态学检查的目的: ①从形态上识别细菌,为细菌分类与鉴别的基础; ②了解被检标本中有无细菌; ③直接从标本中观察到某些细菌,可对少数疾病初步诊断(如结核,脑膜炎等)。 第一节 显微镜(microscope) 一、普通光学显微镜 原理 自然光的波长为0.4um;显微镜的最大分辨率为0.2um(前者的一半);肉眼的分辨率为0.2mm,故放大1000倍,使0.2um放大到0.2mm。 二、暗视野显微镜 用暗视野聚光器,使反光镜反射过来的光线不能进入镜筒,视野变暗, 线从暗视野聚光器周围斜射到菌体上,由于散射作用使菌体发光。 常用于活的微生物的动力检测。 三、相差显微镜 在检查不染色标本时,由于细菌的折光性与周围环境的折光性相近,对比不明显,看不清细菌及其内部结构,相差显微镜利用相差板的光栅作用,使光波穿过标本中密度不同的部位时,引起位相差,显出光的强度的明暗对比。 应用于活菌的形态及某些内部结构的观察。 四、荧光显微镜 以紫外光或蓝紫光作光源,因其波长比自然光短,故分辨率比普通显微镜要高。细菌经过荧光素染色后,在荧光显微镜下,由于菌体各种结构对荧光素的溶解、吸附情况不同,因此发出不同色调和亮度的荧光。 五、电子显微镜 以强大的电子流代替光源,因电子流的波长仅为0.005nm,(仅为可见光源的几万分之一),故其放大倍数可达10万-100万倍,可看清1nm的物体。 电镜种类 透射电镜:因电子的透射作用,可观察细菌,virus内部结构,通过荧屏显示。 扫描电镜:因电子流对物体的表面进行扫描,可清楚的显露出物体的三维空间的立体结构,可用于对细菌,virus的表面结构观察。 第二节 不染色细菌标本检查法 仅用于细菌动力的观察。不能观察细菌的形态和结构特征。 1.压滴法 明视野法、暗视野法。 2.悬滴法 3.毛细管法:孔径0.5-1.0mm,长约60-70mm毛细管,以此管轻取细菌培养物,待液体进入后,两端火焰封融。用于厌氧菌的动力观察。 注意:区别细菌的运动与布朗运动。 第三节 细菌染色标本的检查 适于观察细菌的形态和某些结构。 一、染料: 大多是人工合成的含苯环或苯的有机物。 色 基:即连接在苯环上带双键的有色化学基团,它使染料带颜色,其色基越多,颜色越深。 如-NO2(硝基)\ -N=N-(偶氮基) 助色基:不显色,它决定了染料与被染物之间的亲和性,且有酸、碱之分,决定了染料的酸碱性: -NH2(碱性) -OH (酸性) 常用染料种类: 1、碱性染料:美兰,结晶紫,碱性复红等,常以氯化物形式存在,色基带正电,易与带负电的被染物结合着色。由于细菌PI低(2~5),因此常带负电荷,易与该类染料结合。 2、酸性染料:伊红,酸性复红,刚果红,色基带负电。细菌带负电荷不易着色,常用于细胞浆染色,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