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9章 10KV(35KV)金属氧化物避雷器检修作业指导书.doc

发布:2017-05-23约2.22千字共8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10KV(35KV)金属氧化物避雷器检修作业指导书 1.目的 检查设备状态,处理缺陷,提高运行可靠性。 2.范围 适用于10KV、35KV金属氧化物避雷器检修作业。 3.岗位职责 人员安排 数量 职责 现场负责人 1 负责现场协调、指挥 高空作业人员 1 负责检修作业 现场防护 1 现场防护 作业准备 作业 工具 2500V兆欧表1块 接地电阻表1块 5m钢卷尺1把 扁毛刷2支 吊线坠1个 钢丝刷2个 双头呆扳手(12-20)1套 液压钳1把 5.材料准备 作业材料 0#砂布 电力复合脂2瓶 钙基脂1桶 零配件(螺栓、螺母、垫片、开口销等) 防锈漆1桶 螺栓松动剂1瓶 并沟线夹若干 绝缘引线若干 铝包带1盘 压接端子若干 包皮布2包 6.作业流程 高空操作人员:负责检查、检修避雷器及金具、上部接地装置,除锈防腐等。 地面辅助人员:负责检修接地装置、测量接地电阻、记录数据等。 6.1 10KV避雷器 6.1.1 检查、清扫和调整。 6.1.1.1 避雷器绝缘套密封完好,表面无破损、裂纹和放电痕迹。清扫绝缘表面。 严禁使用瓷瓶清洗剂等化学液体清洗复合材料绝缘护套。 6.1.1.2 瓷绝缘护套与法兰间的粘合应牢固无缝隙,否则应使用玻璃胶粘合填充。 6.1.1.3避雷器应垂直安装,偏差不应大于高度的1.5%;排列整齐,水平安装时高低一致。不合格时主要调整避雷器横担、底座和其它安装物的水平。 6.1.1.4 水平排列时避雷器间距不小于350mm.小于该间距时调整横担和其它安装物孔距。 6.1.1.5 检查脱离器地线、绝缘支架状态;更换不合格的脱离器、避雷器。 6.1.2 电气连接 6.1.2.1 引上线 a) 引上线应尽量短、直,不得松动,严禁构成环状或锐角连接线,安装不得使避雷器承受应力。 b) 引上线完好,无烧伤、断股和严重变形。更换或新建避雷器引线时宜使用铝绞交联架空线。 c) 引上线截面不小于25mm2。 d) 引上线连接可靠、无氧化。有氧化现象时用砂纸打磨氧化层、涂抹复合脂,铝线连接时重新缠绕铝包带安装。 6.1.2.2 引下线 a) 避雷器底部使用接线端子分别引出,与引下线使用并沟线夹可靠连接。 b) 引下线使用绝缘线时截面要求铜线不小于25mm2,铝线不小于35mm2。 c) 引下线使用非绝缘线时,须是截面不小于50mm2的镀锌钢绞线。地面以上钢接地体室内不小于直径6mm的圆钢、厚度3mm截面60mm2的扁钢;室外不小于直径8mm的圆钢、厚度4mm截面100mm2的扁钢。 6.1.3 测量和试验 6.1.3.1 拆除避雷器在地面或工区进行试验。 6.1.3.2 测量避雷器绝缘电阻不小于1000兆欧(或遵从制造厂规定);测量避雷器流过1mA电流时参考电压不小于24KV;施加0.75倍直流1mA下电压,泄露电流不大于50uA。 不得进行工频放电耐压试验,否则会损坏避雷器。 禁止非专业人员或未经专业培训合格的人员使用专业仪器进行避雷器试验。 6.1.3.3 测量避雷器接地电阻值不大于10欧。 6.1.4 金具除锈和防腐处理。 金具锈蚀块最大面积不大于40cm2,否则应使用钢丝刷和砂布除锈,并涂刷防锈漆。 6.2 35KV避雷器 6.2.1 检查、清扫和调整。 6.2.1.1 避雷器绝缘套密封完好,表面无破损、裂纹和放电痕迹。清扫绝缘表面。 严禁使用瓷瓶清洗剂等化学液体清洗复合材料绝缘护套。 6.2.1.2 瓷绝缘护套与法兰间的粘合应牢固无缝隙,否则应使用玻璃胶粘合填充。 6.2.1.3 避雷器直立安装,若有偏差应使用薄钢片在底部垫平,使用线坠辅助调整。 6.2.2 电气连接 6.2.2.1 引上线连接牢固接触良好,张力适宜,保证在大风天气时引线对接地体和绝缘之间最小净距离不小于300mm。 6.2.2.2 引下线 a) 避雷器底部引线使用接线端子,端部使用并沟线夹与引下线连接;接地引下线安装牢靠,无松动和断股。 b) 引下线使用非绝缘线时,须是截面不小于50mm2的镀锌钢绞线。地面以上钢接地体室内不小于直径6mm的圆钢、厚度3mm截面60mm2的扁钢;室外不小于直径8mm的圆钢、厚度4mm截面100mm2的扁钢。 6.2.2.3 记录避雷器动作次数,检查计数器和引线、计数器接地线状态。 6.2.3 测量和试验 6.2.3.1 拆除避雷器在地面或工区进行试验。 6.2.3.2 35KV及以下金属氧化物避雷器使用2500V兆欧表测量,每节绝缘电阻不小于1000兆欧(或遵从制造厂规定)。试验标准以国标或行业标准为准。 6.2.3.3 测量避雷器接地电阻值不大于10欧。 6.2.4 除锈防腐 对锈蚀的金具进行除锈防腐处理。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