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中国古代书籍版面艺术设计简史.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INTERFACE LAYOUT DESIGN 从宋到清,版印书籍的边栏,大致分为四周单边、四周双边和左右双边几种情况。 所谓四周单边,是指文字四周的边框只是一道粗黑的围线。 所谓四周双边,是指在粗黑的版框内侧还有一道细围线。 所谓左右双边,是指在粗黑的左右边栏内侧,各还有一道细直线。 这几种情况,构成了中国古代印版书籍版面的基本形式。看去端庄大方,严整古朴。 INTERFACE LAYOUT DESIGN 到了明代,特别是明代后期,边栏和版面上尽量精心设计,出现了花栏、点板等形式。 所谓花栏,指的是四周的边栏不再是一条简单的粗黑墨线,而是把一道粗黑的墨线变为有一定距离的两道细线。在这两道细线中间雕饰各种花纹,于是就成了花栏。简单地说,花栏就是带有花纹的边栏。 聊斋志异 卷十六 INTERFACE LAYOUT DESIGN 所谓点板,指的是雕板时随文刻上名人评点或句读,印出来的版面在文字旁边带有若干圈点。 这种用意当然是想提醒读者注意和帮助读者断句,但也有一定的艺术效果。 INTERFACE LAYOUT DESIGN 待到套版印刷的技术出现以后,则在文字的版面上,同时出现两色、三色乃至四色五色的不同符饰,那简直就成了工艺美术品了。 INTERFACE LAYOUT DESIGN 版面当中还有书口,也称为版口,也称为版心,这是印制书籍所特有的东西。 书口是指一版的中缝,为折叶时取作标准。如果简单处理,刻上一道细线完全能起到同样的作用,也未尝不可。但古人没有采取简单从事的办法,而是实用、艺术相结合,精心设计版口的形象。 INTERFACE LAYOUT DESIGN 中国古代书籍版面艺术设计简史 纵观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人类所取得的每一个成就,都蕴涵着书籍无可估量的作用。可以这样说,没有书籍就没有人类文明的今天。 一、中国古代书籍 书籍的定义 书籍是由文字、图形与符号,运用显字物质和显字手段,在显字材料上,通过一定的装订形式组合而成的,表达思想内容并传播知识与信息的载体。 文字的起源 文字诞生之前的表意实物 结绳记事是文字发明前,人们所使用的一种记事方法。即在一条绳子上打结,用以记事。上古时期的中国及秘鲁印地安人皆有此习惯,即到近代,一些没有文字的民族,仍然采用结绳记事来传播信息。 结绳记事 《易·系辞下》:“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 孔颖达疏:“结绳者,郑康成注云,事大大结其绳,事小小结其绳,义或然也。” 葛洪《抱朴子.钧世》:“若舟车之代步涉,文墨之改结绳, 诸后作而善于前事。” 结绳记事 云南怒江州怒族结绳记事:相约十天后见面,一个结代表一天,每过一天结开一个结。云南民族博物馆民族文字古籍展厅 云南西盟县的佤[wǎ]族结绳“帐目”:左端的三个大结:借出三元滇币,中间的一个大结和一个小结:半年利息为一元半滇币,右端的三个大结:已借出三个半年。云南民族博物馆民族文字古籍展厅 木刻记事 原始记事的一种方法。当人类没有发明文字,或文字使用尚不普遍时,常用在木片、竹片或骨片上刻痕的方法来记录数字、事件或传递信息,统称为刻木记事。 在中国古代文献中,称木刻为“券[quàn]契”、“契”。《列子·说符》: “宋人有于道得人造契者, 密数其齿……。”,其中“齿”即木刻上的缺口或刻痕。中国青海乐都柳湾新石器时代墓葬中出土40枚骨片,两边刻有缺口,即是记事或记数用物。 世界其他地区也存在刻木记事的情况,较著名的有澳大利亚土著居民的通信木刻及阿尔衮琴印第安人记录神话木刻等。 木刻记事 迪庆州藏族指令木刻上面三个缺口代表新俄、大通布(乡长)、半迪步(副乡长),下面三个缺口代表三个侍卫官,六个缺口代表六背盐,令箭代表快出发,辣椒、火炭代表要服从命令,否则治罪,鸡毛、明子代表日夜兼程。 傈僳族传信木刻左面的三道横线、圆圈、“X”表示你们派来的三个人,在月亮圆时已经和我们相遇了。中间的三道横线表示送上三包土特产,请分别送大、中、小三位领导。 思茅市西盟县佤[wǎ]族借贷木刻五个小缺口代表五个月内还清,一个大缺口代表不能还清,就来拉你的牛。 二、文字的诞生 图画文字 图画文字是文字的雏形,或者称作原始文字。 图画原本是一个具体事务的形象,但在人们习惯于用这些图画来表达一定的思想后,他们只用几根线条组成一个大概相似的轮廓,就可以使人知道所绘的为何物了。 二、文字的诞生 2. 东巴文字 东巴文字即东巴文,其文字形态十分原始,甚至比甲骨文的形态还要原始,属于文字起源的早期形态,但亦能完整纪录典藏。东巴文是居于西藏东部及云南省北部的少数民族纳西族所使用的文字。东巴文源于纳西族的宗教典籍兼百科全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