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水资源的现状和危 机.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我国水资源的现状和危机 唐朝 1600640 目录 一、水资源保护的背景 二、我国水资源的现状 三、中国水资源危机 四、中国水资源污染原因 五、解决中国水资源短缺的途径和办法 一、水资源保护的背景 水是维系生命与健康的基本需求,地球虽然有70.8%的面积被水所覆盖,但是淡水资源却极其有限。在全部水资源中,97.5%是无法饮用的咸水。在余下的2.5%的淡水中,有87%是人类难以利用的两极冰盖、高山冰川和永冻地带的冰雪。 人类真正能够利用的是江河湖泊以及地下水中的一部分,仅占地球总水量的且分布不均。因此,世界上有超过十亿的儿童、妇女及男人无法获取足量而且安全的水来维持他们的基本需求。水资源是人类生产生活的最关键资源,可是如今,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水体污染严重,水资源的保护和水污染的治理成为现代社会最关注的问题。 一、水资源保护的背景 联合国在最新公布的《世界水资源开发报告》中认为,导致目前全球水危机的主要原因是管理不善。主要存在的问题包括: 一、水资源浪费严重,世界许多地方因管道和渠沟泄漏及非法连接,有多达30%~40%甚至更多的水被白白浪费掉了。二、发展中国家水资源开发能力不足。水是创造能源的重要资源。欧洲开发利用了75%的水力资源。然而在非洲,水力资源开发率很低,60%的人还用不上电。三、用于水资源的财政投入滞后。近年来用于水务部门的官方发展援助平均每年约为30亿美元,世界银行等金融机构还会提供15亿美元非减让性贷款,但只有12%的资金用在了最需要帮助的人身上,用于制订水资源政策、规划和方案的援助资金仅占10%。 二、我国水资源的现状 1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 2水资源短缺严重 3水资源利用开发空间有限 4水资源管理“三条红线” 二、我国水资源的现状 1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 我国曾先后进行了两次水资源评价,第一次运用的资料是1956~1979年,第二次水资源评价是运用了1956~2000年资料系列。水利部公布的2013年水资源公报显示,我国水资源总量约为2.8万亿立方米,占全球水资源的6%,其中地表水资源为2.68万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为8081亿立方米,地表水与地下水资源量重复计算量为7194亿立方米。我国多年平均年降水总量约6万亿立方米,水资源总量占降水总量44.6%。 二、我国水资源的现状 1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 我国水资源呈现地区分布不均和时程变化的两大特点,降水量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简单概括为“五多五少”,即总量多、人均少;南方多、北方少;东部多,西部少;夏秋多,冬春少;山区多,平原少。这也造成了全国水土资源不平衡现象,如长江流域和长江以南耕地只占全国的36%,而水资源量却占全国的80%;黄、淮、海三大流域,水资源量只占全国的8%,而耕地却占全国的40%,水土资源相差十分悬殊。同时,年内年际分配不匀,旱涝灾害频繁。大部分地区年内连续4个月降水量占全年的70%以上,连续丰水或连续枯水年较为常见。 二、我国水资源的现状 2水资源短缺严重 我国是一个干旱缺水严重的国家。由于可利用的淡水资源有限,加上水资源浪费、污染以及气候变暖、降水减少等原因,加剧了水资源短缺的危机。按照国际标准,人均水资源低于3000立方米为轻度缺水,低于2000立方米为中度缺水,低于1000立方米为重度缺水,低于500立方米为极度缺水。照此,目前我国有16个省区重度缺水,6个省区极度缺水;全国600多个城市中有400多个属于“严重缺水”和“缺水”城市。京津冀人均水资源仅286立方米,为全国人均的1/8,世界人均的1/32,远低于国际公认的人均500立方米的“极度缺水”标准。 二、我国水资源的现状 2水资源短缺严重 水资源短缺可以分为资源性缺水、工程性缺水、水质性缺水和管理性缺水等4种类型。资源性缺水是指当地水资源总量少,不能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造成水资源供需矛盾加剧,如京津华北地区、西北地区、辽河流域、辽东半岛、胶东半岛等地区属于资源性缺水。 二、我国水资源的现状 2水资源短缺严重 工程性缺水是指特殊的地理和地质环境等原因缺乏水利设施建设,不能储存天然降水,导致水资源供需失衡,需求大于供给,此种类型主要分布在长江、珠江、松花江流域、西南诸河流域以及南方沿海等地区,尤以西南诸省较为严重。 二、我国水资源的现状 2水资源短缺严重 水质性缺水是指由于排放污水等原因造成水资源污染而导致优质水资源供不应求的现象。主要分布在水资源比较丰富的地区。 二、我国水资源的现状 2水资源短缺严重 管理性缺水是指由于管理的原因导致水资源不能满足人类需求的现象。水资源管理制度体系尚不健全、执法保障体系有待加强是导致用水方式粗放、效率不高、用水浪费现象的根本原因。 二、我国水资源的现状 2水资源短缺严重 管理性缺水是指由于管理的原因导致水资源不能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