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强储备定额管理的汇报.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章村矿关于储备定额管理及红黄卡管理库存的汇报 一、我矿供应公司整体概况 各位领导: 大家上午好! 下面把我矿在物资储备定额管理方面的工作及做法,向各位领导汇报一下。 我公司在职职工31人,肩负起全矿物资的供应任务。在物资储备上实行统一归口管理,无二级小仓库的一级物资储备模式,用来及时满足我矿的物资需要。为了进一步加强物资精细化管理,提高精细化管理水平,我们建立了一套适应我矿精细化管理模式的物资储备定额管理和红黄卡管理库存方法,为我矿科学管理库存提供了依据和标准。目前我矿已经制定了储备定额1800余种,占库存品种的90%以上,库存储备(今年8月)486万元,满足了生产需要。通过近几年的储备定额管理以及红黄卡管理库存,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依据最低库存定额标准及时补充库存,保证生产物资需要。在仓库统一归口管理,无二级小仓库的管理模式下,我们以486万的物资储备(2010年8月底库存),相对于有二级小仓库时全矿850多万储备的57%,满足了我矿新时期、新任务、新目标形势下的生产物资需要。合理的物资储备主要体现在,应急现象减少、主动为生产服务的意识增强,保供能力得到加强,并从源头上减少超储和积压物资的形成。 2、库存结构趋于合理。到今年8月底,我矿库存结构质量有了大幅度提升,正常流转物资达到90%以上,库存结构质量比2006年的不足30%提高了三倍。 3、超储积压物资明显减少。到今年8月底五年时间,我矿库存累计产生积压物资30余万元,相当于05年300多万元积压物资的十分之一左右,为我矿减少积压损失近270万元 4、库存分析到位、问题处理及时。我们每月有10多种报表的统计分析,特别是对库存结构、三个月未消耗、红黄卡物资的重点分析,及时提醒我们的库存结构状况,以及将要形成积压的物资和已经形成积压物资的详细情况,采取控制超储积压物资采购和积极处理积压物资的措施,减少了超储积压物资的积累。今年5月份置换积压物资6万余元,盘活了积压物资,库存结构不断优化。 二、如何制定物资储备定额? 一、我们分析出影响储备定额的因素,确定了以下五个因素作为我矿制定储备定额的主要因素考虑:平均月需要量、采购周期、采购期限(采购的难易程度)、经济采购批量、主要设备(配件)物资的保险储备量; 二、全员发动,组织学习,深刻理解和剖析这五个因素的内涵; 三、建立机构,以经理为组长,副经理为副组长、计划员、管理员和保管员为成员的定额管理小组; 四、实行分工负责,计划员、保管员根据现实库存落实五个因素分析资料; 五、管理组整理汇总因素分析资料; 六、根据汇总资料制定我矿储备定额制定标准和要求; 七、以计划员为主、保管员为辅,依据标准要求共同参与制定各库存品种物资的最高、最低储备数量定额; 八、管理组对各库房定额初审后汇总; 九、定额管理小组对汇总的定额进行审核确定; 十、确定后的储备定额下达各仓库执行。 具体见《储备定额制定流程图》 三、依据库存物资对影响定额的五个因素进行分析 依据库存物资对影响定额的五个因素进行分析,这是制定物资储备定额前必要的基础工作。 1、首先对我矿现有的库存物资进行分析,根据消耗情况,划分出正常流转的物资(每月都有消耗的物资或有规律消耗的物资)、非正常流转物资(几个月或更长时间消耗一次);其次我们再对非正常流转物资进行细致的分析,划分出影响安全、生产、洗煤等关键物资(保险物资)、专用物资(一次性投入的物资,一般指专项计划非通用物资)和其他间断性消耗的物资。 2、针对每种物资,分析探索其消耗规律。对于正常流转的物资,依据上年度物资消耗情况,预测本年度物资消耗情况并计算出月平均消耗量;对于非正常流转物资,要分析以往至少两年以上时间的物资消耗情况,除去生产中的特殊情况,找出物资消耗分布规律和消耗周期,预算出一次的使用量和主要采掘、机电设备配件的单机配套数量。 3、针对每种物资分析其采购周期。目前根据公司计划(正式计划)提报要求,我们的采购周期一般为一个月,矿基层单位的使用计划在上月的20号就开始编制,到审批后25日到供应进行汇总,然后通过利库和补充库存再编制采购计划,于下月1日上报公司物资部。 4、针对每种物资采购期限(采购的难易程度)分析其采购期限。一般物资采购期限为一个月(在每月25号前到货),而有的配件或其他物资在1.5-3个月。 5、经济采购批量一般是指数量少而价值又小,或数量多价值又小的物资,对于这类物资从费用支出最省的角度来考虑可采用经济采购批量进行采购。 四、制定出适合本单位的储备定额制定标准或要求 根据影响定额的几个因素,进行分析并结合库存现实统一制定出适合我矿实际情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