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陶瓷生产工艺.ppt

发布:2019-05-21约3.74千字共6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广东唯美陶瓷有限公司 陶瓷生产工艺 与冠星陶瓷企业集团销售精英共勉 前言 三大固体材料: 无机材料(陶瓷)、 有机高分子材料(塑料橡胶)、 金属材料(铜铝钢材) 陶瓷: 功能陶瓷:火箭绝热瓦、外科手术刀、磁悬浮列车上的超导陶瓷、防弹衣等 生物陶瓷:假牙和人造骨(羟基磷灰石) 观赏瓷:花瓶,花碗 第一章:建筑陶瓷分类 按吸水率分 瓷质砖:吸水率低于0.5% 炻质砖:吸水率在0.5%--10%之间。 陶制砖:吸水率大于10%。 按生产工艺分 釉面砖 抛光砖 第二章:陶瓷用原料(建筑瓷) 坯用原料 可塑性原料:以粘土为代表。 脊性原料: 以石英为代表。 熔剂料: 以长石为代表。 可塑性原料 主要指粘土类原料 对脊性料产生结合力,使坯体保持形状和保证干燥强度。烧成时产生莫来石使产品具有高的机械强度。 脊性原料(石英) 构成坯体骨架,在烧制时抵消坯体的内应力,减少坯体的变形,改善坯体的性能。 熔剂原料(长石) 降低可塑性,降低烧成温度,高温形成的熔体填充与坯体颗粒间的空隙,粘结颗粒,改善坯体机械性能 。 原料控制标准 塑性原料(粘土) 1:矿点的选择,了解矿源的构成,储量、质量情况; 2:进厂控制:水份含量、粘土的细度、有机物的含量(树根、草皮等)、白度、化学成分分析(SiO2、Al2O3、K2O、Na2O等)、以及差热分析等。 3:原料的均化:进厂原料先储备,再通过转运达到均匀。 脊性原料和熔剂原料 颗粒度检查,外观颜色检查,杂质,化学组成检测等。 釉用原料 釉是一层玻璃态物质 从釉层形成划分 网络形成物:SiO2, P2O5, B2O3; 网络改变物:K2O, Na2O, CaO. MgO,(主要对性质产生一些影响,如温度、高温黏度、光泽度等) 网络中间体:Al2O3(主要控制玻璃网络的形成) 釉料制成分 化工料:ZnO、B2O3、Al2O3…. 矿物料:长石、方解石、高岭土等 功能: SiO2,形成玻璃体的主要成分,提高釉的化学稳定性。 Al2O3,改善釉的机械强度,提高釉的化学稳定性(时代加入刚玉,提高耐磨。因为刚玉是已知自然界中仅次于金刚石的最硬矿物) CaO. MgO ,ZnO,改善釉的硬度,光泽度,温度等。其消光,加强坯釉结合能力的作用。 K2O, Na2O, 助熔剂,可降低烧成温度。 ZrO2, 增加白度,改善硬度和耐磨度。 熔快,增强釉的特殊性能。 第三章:原料的相关生产流程 原料制备 生产流程(原料制备) 原料球磨 把各种所需原料与水和电解质一起投入球磨机中球磨,以得到适合生产细度和流动性的泥浆 泥浆过筛 把球磨好的泥浆通过过筛从球磨机中放到浆池中,过程中除去没磨细的原料及铁等杂质。 浆池陈腐 把泥浆放入浆池中陈腐一定时间,从而使各球磨机球磨的泥浆混合均匀,料浆中加入的电解质经过分解及变化使泥浆性能达到生产要求。 泥浆检验 检验泥浆的细度及流动性等 高位浆罐除铁 在把泥浆送往干燥塔过程中经过中转浆罐再进行除铁和过筛 干燥塔喷粉 通过干燥塔把泥浆喷成可进行压制成型的粉状颗粒 粉料送入料仓陈腐 把喷好的粉料送入料仓中进行陈腐使分料的水分均匀,流动性得到改善 送粉 指把喷好的粉料送入料仓陈腐或送到压机粉仓中压制。 釉料制备: 第四章:生产线工艺(釉面砖) 压机冲压 把喷后陈腐的粉料送到压机的模腔中,通过压机的压力把其压制成坯体。 注意粉料水粉、压机压力、压制速度,粉料级配等。 特定产品在此通过多次布料获得图案(微粉) 微粉冲压 微粉冲压是压机在冲压之前,先布一层基料,然后再布一层含有多种颜色的细粉料,并使其具有一定的图案效果。 坯体干燥 刚压制的坯体含有一定的水份(7%左右),强度较低,满足不了后工序的生产,需进行干燥使其水分降至一定含量之下。 喷水 根据生产的要求,决定是否喷水(作用主要是降低坯温、排出坯体表面空气等) 施底釉(化妆土) 根据产品的特性决定是否上底釉,作用主要是遮盖坯体颜色、调整砖的变形、提高砖面的平滑度等,一般瓷片都施有底釉。采用设备有喷釉柜、甩釉柜、钟罩等。 刷坯 对特定产品采用此工艺,适合于有凹凸模面的仿石、仿古类产品,如5039、3022、3006等产品。 施面釉 在坯体表面是一层色釉或白釉,起作用是获取所需的颜色,提高产品的耐磨、耐脏、耐化学腐蚀等物化性能。可采用钟罩、喷釉柜、甩釉柜、超平淋釉器等设施完成。 印花1 采用印花设备把含有一定颜色的不同釉料印制到釉层表面,从而获得想要的花纹和颜色,采用的设备有平板印刷机和滚筒印刷机,及干粉印刷机。 印花2(滚筒印花) 滚筒印刷最早应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