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烃化详解.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1 第十章 烃化(Alkylation) 10.1 概述 1.烃化: 有机化合物分子中的碳、氧、氮、硅、磷或硫原子上引入烃基的反应。引入的烃基可以是烷基、烯基、炔基或芳基;也可以是有取代基的烃基,如氯甲基、羧甲基、氰乙基等。 2.烃化剂: 10.2芳环上的C-烷化 C-烃化最初是在1887年,由巴黎大学的法国化学家Friedel和美国化学家Crafts两人发现的。 C-烃化:有机化合物分子中碳原子上的氢原子被烃基所取代的反应。 10.2.1 反应历程 1.用烯烃作烷化剂的反应历程 催化剂:质子酸、Lewis酸 2.用卤代烷作烃化剂的反应历程 思考:下面反应: 当R分别是OC2H5、CH3、Cl时,反应速度的大小顺序是怎样的?为什么? 10.2.2 C-烷化的催化剂 主要催化剂 ?酸性卤化物(Lewis酸):AlCl3、FeCl3、SbCl5、SnCl4、BF3、TiCl4、ZnCl2 ?质子酸:HF、H2SO4、H3PO4、阳离子交换树脂 ?酸性氧化物:SiO2-Al2O3、分子筛 ?烷基铝 1.酸性卤化物 无水AlCl3:是付-克反应最广泛的催化剂 ?三氯化铝的二聚体: ?可与卤代烷形成亲电质点 ?新制备的升华无水AlCl3对烯烃的C-烃化无催化活性,必须有少量H2O或HCl的存在。 ? AlCl3可溶于许多溶剂中形成络合物。可与之形成络合物的常见溶剂有:二硫化碳、乙醇、乙醚、丙酮、二氯乙烷、硝基苯等 ?无水AlCl3作为付-克反应的特点 价廉、活性高、技术成熟。 ? 2.质子酸 H2SO4、HF、H3PO4、阳离子交换树脂、磺酸类等 可使烯烃、醇、醛、酮等质子化而形成活泼亲电质点 (2)HF 优点:活性高,副反应少 缺点:价格贵,腐蚀性强,常在压力下操作。目前主要用作十二烯与苯制备十二烷基苯。 3.酸性氧化物 SiO2-Al2O3 分子筛 4.烷基铝 是烯烃作C-烷化剂时的一种特殊催化剂。其特点是使烷基选择性地进入芳环上NH2、OH的邻位 10.2.3烯烃对芳环的C-烷化 在C-烷化剂中,烯烃是最廉价的,可用于芳烃、芳胺和酚类的C-烷化。 1.烯烃对芳烃的C-烷化 (1)异丙苯:生产苯酚和丙酮的中间体。 (2)2-异丙基萘 可制得2-萘酚和丙酮 (3)十二烷基苯 十二烷基苯是生产合成洗涤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的中间体,由苯制十二烷基苯的烷化剂有四种: 仲氯十二烷(C10~C14) 聚四丙烯(丙烯四聚)(C9~C15) 十二内烯烃(C10~C14) ?-十二烯烃(C10~C14) 2.酚类的C-烷化 由苯酚与不同链长的?-烯烃反应制取烷基酚。 催化剂:H2SO4、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活性白土、BF3·C2H5OC2H5 3苯胺的C-烷化 用此法制得的重要产品是2,6-二乙基苯胺,它是重要的农药中间体。 10.2.4卤代烷对芳环的C-烷化 氯烷不如相应烯烃价廉。 卤烷主要用来制备二苯甲烷衍生物: 10.2.5醇类对芳环的C-烷化 醇是弱的烷基化试剂,只适于活泼芳香族化合物(如苯胺、苯酚、萘等)C-烷化 用醇作烷化剂的反应历程 2.醇对萘的C-烷化 拉开粉BX(Nekal BX),商品名为渗透剂BX, 10.3 N-烃化 N-烃化:氨、脂肪族胺或芳香胺类中氨基上的氢原子被烷基所取代,或者通过直接加成而在氮原子上引入烷基的反应。 又称为氨解或胺化 N-烃化试剂:醇、卤代烷、酯、环氧乙烷、烯烃、醛酮。 10.2.1用醇类的N-烃化 1.反应历程 用醇类N-烷基化可制备的重要产品: 10.2.2用卤代烷N-烃化 10.2.3用酯类的N-烃化 1.用硫酸酯的N-烷化 主要是硫酸二甲酯和硫酸二乙酯:(CH3O)2SO2, (C2H5O)2SO2 2.用芳磺酸酯的N-烃化 主要适于分子量较大的烷基的引入,而且毒性小。 例:在苯胺的氮原子上引入 10.2.4用环氧乙烷的N-烃化 环氧乙烷是活泼的烃化剂,与芳胺发生加成反应,在氮原子上引入羟乙基。 10.2.5用烯烃的N-烃化 属于加成反应 ,烯烃是弱的烃化剂。 用丙烯腈,可在氨基上引入一个或者二个氰乙基(-CH2CH2CN) 用丙烯酸甲酯时,可在氨基上引入一个或者二个?-甲氧碳酰乙基。 10.3 O-烃化 O-烃化: 醇羟基或酚羟基的氢原子被烃基取代而生成二烷基醚、烷基芳基醚或二芳基醚的反应 10.3.1 用醇类的O-烷化 醇直接脱水,反应在大量浓H2SO4下进行,亦可在浓盐酸、磷酸、对甲苯磺酸等作用下进行。 10.3.2 用卤烷的O-烷化 属于亲核取代反应,对于被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