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3章 矿井通风设备.ppt

发布:2015-08-06约1.33万字共11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3章 矿井通风设备 第3章 矿井通风设备 1、风量(流量)(Q) 单位:m3/s、m3/min、m3/h 3、功率 (1)轴功率(N):单位kW。 (2)有效功率(Nx):指单位时间内气体从通风机获得的能量。 5、转速(n) 风机叶轮每分钟的转数,单位为r/min。 §3-2 通风机的构造及反风装置 §3-2 通风机的构造及反风装置 §3-2 通风机的构造及反风装置 叶轮的叶片数目:与安装角和叶轮外径对内径的比值有关,通过试验可以找到某一最佳值,4—72和4—73模型机的叶轮叶片数目均为10片。 集流器的作用是保证气流平稳地进入叶轮,使叶轮得到良好的进气条件。常用的是锥弧形的,它的前半部分是圆锥形的收敛段,后部是近似双曲线的扩散段,前后两段之间的过度段,是收敛度较大的喉部。气流进入这种集流器后,首先是缓慢加速,在喉部形成高速气流,而后又均匀扩散,均匀地充满整个叶轮流道。集流器的喉部形状和喉部直径,对风机效率有较大影响。集流器与叶轮入口部分之间的间隙形式和大小,对容积损失和流动损失有重要影响。4—72和4—73模型机采用径向间隙,通过这种间隙的泄漏气流方向,与主气流方向一致,不会干扰主气流。此外,为了减少容积损失,在工艺允许的条件下,应尽可能采用较小的间隙尺寸。 4—72—11—No.20 B 右90° 4——最高效率点的全压系数乘以10; 72——比转数 1——表示叶轮进风方式,单侧进风。 1——表示设计序号; No.20——机号;叶轮直径除以100 B——传动方式; 右——叶轮旋向; 90°——出风口位置。 前导叶:用以控制进入叶轮的气流方向,达到调节特性的目的。 中导叶:它的作用是将前级叶轮的流出气流方向,转为轴向流入后级叶轮。 后导叶:作用是将最后一级叶轮的出流方向转为接近轴向流出。有利于改善扩散器的工作。 注意: (1)导叶的形式:以前多采用圆弧形叶片。现在多采用机翼形叶片,中、后导叶还采用扭曲机翼形叶片。 (2)导叶的数目:(前导叶、中导叶、后导叶)应与叶轮叶片数互为质数,以避免气流通过时产生同期扰动。   《煤矿安全规程》规定:生产矿井主要通风机必须装有反风设施,必须能在10min内改变巷道中的风流方向。 当风流方向改变后,主要通风机的供风量,不应小于正常风量的40%。 反风设施由矿长组织有关部门每季度至少检查一次,每年应进行1次反风演习。当矿井通风系统有较大变化时,也应进行1次反风演习。 §3-4 通风机在网络中的工作 通风机是与一定的网络相连接而进行工作的,因此通风机本身与相应的网络构成一个完整的系统。通风机的工作状况不仅取决于通风机本身,同时也取决于网络的状况。   此式说明风机在网络中工作时,产生的全压等于网络中风压损失,与气流脱离系统时带走的动压损失之和。通常将通风机克服网络阻力的风压称为静压,用Hj表示,即Hj=h;出口动能损失称动压,用符号Hd表示,即 1、定义 1、划定原则:稳定性和经济性 2、划定方法 (1)稳定工作条件(有且只有一个工作点) 闸门调节 (1)调节原理及方法 注意:闸门调节不节能。 (2)适用范围及特点 设备简单,调整容易而均匀。但有附加能量损失。只能作为一种暂时的应急方法使用。 (二)改变通风机特性曲线调节法 2、改变叶片安装角调节法 1)调节原理 2、改变叶片安装角调节法 2)调节方法 (1)停机调节 方法:在停机后松开锁紧螺母3(见图),然后将叶片转到所需角度,最后拧紧螺母。如此逐一完成所有叶片的调节,不仅工作量大,而且也难于保证调节轴流风机轮叶安装角调节精度。 2、改变叶片安装角调节法 2)调节方法 (2)同时调节 方法:在各叶片的叶柄上装有锥齿轮3,它与锥齿轮4啮合,齿轮2与蜗杆机构6相连。停机后,从机壳上的窗孔中伸入操作手柄转动蜗杆,各叶片便同时转动。这种机构的优点是可保证各叶片的转角相同,而且调节简便。 2、改变叶片安装角调节法 2)调节方法 (3)动叶调节   在风量变化频繁的场合(如锅炉送风),可采用动叶调节机构进行调节。其最大优点是可以在不停机情况下改变轴流风机的轮叶安装角。 2、改变叶片安装角调节法 3)特点及适用范围 停机调节叶片安装角的机构简单,理论上可以实现无级调节,但由于必须停机操作,实际上只能做到阶段调节,调节范围较宽,调节中效率有所变化。 动叶调节的调节机构比较复杂,可在不停机情况下完成操作并实现无级调节。调节范围广,而且可以得到覆盖全调节范围的特性,调节时效率有所变化。采用这种机构便于实现自动化。   广泛应用于轴流式通风机的调节中。 (2)调节方法    离心式通风机的前导器    轴流式通风机的前导器 (3)特点及适用范围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