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高炉炼铁基本原理及工艺讲述.ppt

发布:2017-05-21约7.4千字共3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 (四)炉料与煤气运动 1.炉料下降的条件: (1)自由空间的形成 ①C的燃烧 ②渣铁排放 ③下料中重新排列 ④炉料软熔 (2)炉料下降的力学分析 P=P料-P摩-P浮-P气 =P有效-P气 P>0 顺行 P≤0 悬料,难行 P料~品位↑,焦碳负荷↑, P料↑ P摩~炉墙与炉料,炉料与炉料,H/D(设计问题) P浮~料柱浸泡在渣铁中产生,勤放渣铁 P气~上升煤气对料柱的支撑力 * 2.炉腹区煤气流 炉腹区压差(ΔP)较大的原因,存在液态渣铁的动滞留(与冶炼强度I有关)和静滞留(与炉渣的物化性质有关),易形成液泛现象(flood)。 为避免液泛现象要求: (1)渣量小→品位高、I小 (2)提高焦碳质量 (3)煤气流速小 (4)初渣粘度小,保证一定(FeO)含量 3.炉顶煤气的分布: (1)边缘气流→ 煤气利用差 (2)中心气流→ 煤气利用一般考虑大喷煤应以发展中心为主 (3)两道气流→中心、边缘都有一定发展,传统型 (4)管道气流→煤气分布失常 50~60年代双锋为主(低I、原料差,以顺行为主) 60~70年代平锋为主(I↑) 现代以中心开放为主→VU ↑、大喷煤需要 * 4.上部调剂 (1)合理布料的意义: ①影响料柱的空隙度 ②不人为调整将产生偏析,煤气自动边缘分布 (2)影响因素: ①布料设备 ②装料制度: 包括:料线、批重、装料次序 * (五)高炉能量利用 1.评价方法: (1)燃料比 (2)rd (3)C的利用程度ηco 2.煤气上升过程中的变化 * 五、高炉强化冶炼手段与方法 1.大风量问题: 风量增加,炉内传热效果下降,ri降低,K增加;风量应与还原性相适应 2.高风温的问题: 风温增加,传热推动力增加,但利用风温的同时K势必降低,透气性将下降 3.富氧问题: 富氧将使炉缸温度增加,但煤气总量下降,不利于全厂能量平衡;富氧达到的效果与提高风温相比,成本提高10倍。 * 4.加湿与脱湿问题: 风中水分过大应脱湿鼓风;出现热悬现象应考率加湿鼓风 5.大喷煤问题: 喷吹量应与风温、富氧相结合,否则存在热滞后现象;应与上下部调剂想适应 6.中部调剂问题: 充分利用冷却手段,在上下部调剂紊乱时是一种有效手段 * 一、高炉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1、利用系数: η=P(高炉昼夜产铁量)/Vu(高炉有效容积)t/m3.d) 2、焦比 : K=Q(昼夜焦碳用量)/P (现主要核算综合焦比) 3、冶炼强度: I=Q/Vu (反应焦碳的燃烧能力) 4、休风率:计划外的检修时间占规定作业时间的百分比(≤2%) 5、生铁成本:原料占80%左右 6、一代炉龄:高炉点火开炉→停炉大修历经时间(与耐材砌筑、I有关) * 二、高炉冶炼原、燃料及熔剂 1.铁矿石种类及质量评价 成分 理论含铁量% 实际富矿含铁% 最低工业品位% 冶炼性能 磁 Fe3O4 72.4 45~70 20~25 P,S↑难还原 赤 Fe2O3 70 55~60 30 P,S↓易还原 褐 n Fe2O3.mH2O 55.2~66.1 37~55 30 P ↑易还原 菱 FeCO3 48.2 30~40 25 P,S↓熔烧后易还原 * 各类铁矿石图 赤铁矿 磁铁矿 菱铁矿 褐铁矿 * ⑴品位:含铁量,理论上品位↑1%,焦比↓2%,产量↑ 3% ⑵脉石成分:SiO2、Al2O3↓越好(须重视Al2O3 ),MgO ↑越好 ⑶有害杂质:S、P、Cu、Pb、Zn、As、K、Na ⑷有益元素:Mn、V、Ni、Cr * ⑸强度和粒度: 强度↓易粉化影响高炉透气性,不同粒度应分级入炉; ⑹还原性: 被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