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四章_会计科目设计详解.ppt

发布:2017-01-14约8.3千字共61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三、会计科目设计的基本方法 1、借鉴设计法 此方法适用于为新成立的单位设计会计科目,其特点是根据单位经济业务的具体内容,参考相关单位的会计科目进行设计 2、归纳合并法 此方法适用于为合并或兼并的单位设计会计科目,其特点是在分析各原有会计科目体系的基础上,对相同或相近的会计科目加以归类合并,重新设计能覆盖其核算内容的新的会计科目。 3、补充修订法 此方法主要使用于对现行会计科目的修订和补充,通常在经济业务有新的变化或经营管理有新的要求情况下使用。 四、会计科目分类的设计 (1)划分大类别 就是把经济业务内容按会计核算的需要所做的主要分类,即第一级分类。如会计制度中把会计科目分为资产类、负债类、所有者权益类…… (2)划分性质别 根据会计科目的性质,对大类别进行再分类,即第二级分类,如把资产类再分为流动资产类、长期投资类、固定资产类、无形资产类…… (3)划分科目别 即对每一性质的项目进行再分类,即第三级分类,如将流动资产分为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其他货币资金…… 第三级分类是最关键的分类,它直接为设置账簿、记账、编制会计报表提供基本素材,即直接提供总账科目或一级科目 (4)划分子目别 即根据需要对会计科目别进行再分类,表示总账科目所统制的各构成分类子类科目,即第四级分类。如其他货币资金科目可分为外埠存款、银行汇票、银行本票……第四级分类直接提供了二级科目,为设置二级明细账和编制明细报表提供了依据 (5)划分细目别 即根据需要对子目别进行再分类,表示子目所含的项目,为第五级分类,如“材料采购”科目应按照材料品种设置明细科目。“原材料”科目,不仅要划分为原料及主要材料、辅助材料、外购半成品等二级科目,还要按材料保管地点、品种和规格设置明细科目,以利于进行明细核算。这为设置明细账和进行详细分析提供了依据。 采用五级分类法,主要应重视第三、四级的分类。 4.3 明细科目的设计 一、按核算内容的类别或项目分别设计 按核算内容的类别或项目设计就是根据总账科目所核算的经济内容分类或分项目设计,这种在明细科目设计中比较常用。 二、按核算内容的对象分别设计 企业的债券、债务、采购、销售和资产清理都必须要明确其对象, 如应收款项向谁收取,应付款项应明确付给谁等等。 三、按业务部门设计 各部门、车间为了考核业绩,明确责任,有些明细科目还可以车间、部门设置。 四、按核算内容的种类、对象、地点、用途相结合设计 五、备查登记簿设置与明细科目设计相结合 为了加强内部管理,并能及时、准确的提供会计信息,各单位在设计明细科目的同时,还应设置备查账簿进行明细核算。 三、按业务部门设计 各部门、车间为了考核业绩,明确责任,有些明细科目还可以车间、部门设置。 四、按核算内容的种类、对象、地点、用途相结合设计 五、备查登记簿设置与明细科目设计相结合 为了加强内部管理,并能及时、准确第提供会计信息,各单位在设计明细科目的同时,还应设置备查账簿进行明细核算。 三、按业务部门设计 各部门、车间为了考核业绩,明确责任,有些明细科目还可以车间、部门设置。 四、按核算内容的种类、对象、地点、用途相结合设计 五、备查登记簿设置与明细科目设计相结合 为了加强内部管理,并能及时、准确第提供会计信息,各单位在设计明细科目的同时,还应设置备查账簿进行明细核算。 设计原理 顺序编号与三位数编号相结合(含序号,位数号) 1(科目大类)-资产类 1(科目小类)-应收类 01(顺序号)-短期投资,11-应收票据,21-应收股利,31-应收账款 1101-短期投资 01-股票 02-债券 03-基金 * (二)会计科目编号设计 会计科目编号方法 (1)数字顺序排列编号法 数字顺序法 数字分组法 (2)十进位数字编号法 小数点式 数字横线式 数字定位排列式 * (二)会计科目编号设计 1 0 01 大类号 小类号 一级科目顺序号 2171——应交税金 217101——应交增值税 —进项税额 * 二、会计科目使用说明设计 会计科目使用说明设计的主要内容: 1. 规定会计科目核算内容和核算范围 2. 说明会计科目基本业务的账务处理方法 3. 规定核算应遵守的会计准则,或账目登记、 财产计价或成本计算与结果要求 4. 规定特殊会计事项的处理 5. 规定科目明细核算的要求 6. 撰写主要会计事项的会计分录举例 4.4 会计科目设计的内容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