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二章 感应式电能表.pdf

发布:2015-08-07约1.85万字共6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二章 感应式电能表 本章的主要内容: 感应式电能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感应式电能表的误差特性 感应式电能表的调整装置 感应式电能表的调整装置 1 第一节 感应式电能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 利用固定交流磁场与该磁场在可动部分的导体所感应的 电流之间的作用力而工作的仪表,称为感应式仪表。  常用的单相电能表就是一种感应式仪表。  尽管单相电能表的型号繁多,但其结构基本相同,都是 由测量机构和辅助不见(基架、底座、外壳、端钮盒和 铭牌)组成。 2 第一节 感应式电能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一、单相感应式电能表的结构 1、测量机构 1)驱动元件:包括电压元件和电流元件,作用 是在交变的电压和电流产生的交 变磁场穿过转盘时,该磁通与其 在转盘中感应的电流相互作用, 产生驱动力矩,使转盘转动。  电压元件:电压元件由电压铁芯电1、电压 线圈2和回磁极12组成。绕在电压铁芯上的 电压线圈与负载相并联,不论有无负载电流, 电压线圈总是消耗功率的,一般其消耗功率 控制在0.5-1.5W之内。 3 第一节 感应式电能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 电流元件:电流元件由电流铁芯3和电流线圈4 组成。绕在电流铁芯上的电流线圈与负载相串 联,因此通过电流线圈的电流就是负载电流。 电流线圈采用0.35mm厚的“U”形高硅钢片叠 成,电流线圈的特点是:匝数少,通常分为相 等匝数的两部分,分别绕在“U”形铁芯上,其 绕制方向应使电流、磁通在铁芯内部的方向相 同。它的安匝数一般在60-150安匝范围内,线 2 圈线径一般按电流密度为3-5A/mm 考虑。 4 第一节 感应式电能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电能表驱动元件 的布置方式 切线式驱动元件 辐射式驱动元件  切线式:电压铁芯垂直于转盘半径方向平面放置;  辐射式:电压铁芯平行于转盘半径方向放置;  切线式驱动元件比辐射式的结构简单、体积小、便于安装 及大批量生产,并具有较好的技术性能,因此,得到了广 泛的采用。 5 第一节 感应式电能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切 线 式 驱 动 元 件 分 类 分离式 封闭式 组合式  分离式:耗用硅钢片较少,便于检修。但是沿电压、电流铁芯的各个 磁路气隙和铁芯本身的对称性不易控制,往往造成同一类型电能表的 计量特性不一致,容易产生电压、电流潜动,检修时尽量避免拆卸。  封闭式:可以利用电压工作磁通磁化电流铁芯,改善轻载时的特性, 同一类型电能表计量特性的重复性较好,不易产生电压、电流潜动, 但是冲制铁芯耗用的钢材较多,绕制和检修电压、电流线圈困难。  组合式:比封闭式较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