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炉烘炉过程中常见问题分析及对策.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焦炉烘炉过程中常见问题分析及对策
史建才 刘永红 王进校 程雪强(河北中煤旭阳焦化有限公司 炼焦车间)
【摘 要】本文根据中煤旭阳4#、5#、6#、7#焦炉的烘炉经验总结了焦炉在烘炉过程中常见的四方面问题,对问题的原因进行了比较详尽的分析,并提出了预防、解决四方面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炉温波动 高向比例 铁件管理 抵抗墙温度
焦炉烘炉是将冷态的焦炉进行烘烤,砌体经干燥、脱水和升温阶段,为焦炉过渡到生产状态做准备,因此烘炉过程中冷、热态之间的热胀冷缩十分突出。烘炉质量的好坏,关键在于焦炉砌体从冷态转为热态时,对砌体膨胀速度和膨胀量的处理,要确保焦炉不致于因膨胀而损坏,以延长焦炉砌体的寿命。
焦炉烘炉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过程,它包括热工、铁件及膨胀量的管理,同时在烘炉期间还要进行许多热态工程,下面就从炉温波动、高向比例、抵抗墙温度控制、铁件管理几方面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1.炉温波动问题分析及对策
炉温控制的好与坏直接影响焦炉的烘炉质量,烘炉期间,按管理火道平均温度控制升温。不允许有温度突然下降的现象发生,但也不宜剧烈升温,以免硅砖由于膨胀不均而产生裂纹损坏炉体。尤其在硅砖晶形转化温度117℃、163℃、180℃—270℃、570℃附近更应特别注意。根据硅砖在各个温度阶段不同的膨胀量,规定不同的温度允许波动范围。 祥看下表:
表1
温度范围 允许误差控制值℃ 说明 0~250 ±1 250~400 ±2 400~600 ±3 600以上 ±10 1.1 影响炉温波动的因素
1.1.1 小灶火的熄灭的影响
1.1.2 分烟道吸力大小的影响。
1.1.3 进风口开度大小的影响。
1.1.4 小孔板清洁情况的影响。
1.1.5 废气翻板开度变化的影响。
1.1.6 各部严密性的影响。
1.1.7 风向、气温等影响。
1.1.8 测温仪表的准确性影响。
人为影响。
对策
1.2.1 在冬季烘炉时烘炉煤气管道、支管、小支管做保温;机焦侧煤气管道,小孔板处加蒸汽伴热 ;煤气小支管下堵改装为球阀以便下液及时排放 ;各煤气管道下液按时排放,以防下液冻堵影响煤气流速。
1.2.2 每两小时用斜型表校正一次分烟道吸力,保证分烟道吸力的稳定和达到规定数值保证烘炉时的热量稳定。
1.2.3 烘炉初期,二次风门全部打开避免砌体的水分不在炉体上冷凝,迅速带走。干燥期结束后,二次风门根据横墙温度实际情况加以调节。
1.2.4 单排温度低,要检查小孔板,小孔板堵塞会造成燃气小灶阀门怎么开,煤气量也不会增大,这时我们要检查小孔板堵塞情况,发现问题立即处理。
1.2.5 废气开闭器是烘炉过程把砌体中水分带走的唯一通道,一旦堵塞会造成局部立体温度较低,小翻板标记打反只是操作人员误导,至此之外还要对斜道正面、蓄热室封墙、小烟道、承插口、烟道弯管等处进行检查密封,来保证气流通顺。
1.2.6 在升温过程中要注意风向、气温等对炉温影响,正常生产的焦炉加热的空气量是从烟道(进风门)进去的,而在在升温过程中空气量分别从机、焦侧炉门下方的烘炉小灶进去的,如果机侧刮风会把机侧部分热量带到焦侧,导致焦侧温度升高, 同时也会出现机、焦侧温差,这时我们要视炉温情况,采取加大单侧煤气压力和调节二次风门来达到控制炉温的目的,在升温过程中要注意大气温度对炉温影响一般夜班容易降温,这时我们要视炉温情况适当加大或减小煤气量来控制炉温。
1.2.7 首先我们要了解测温表的功能及使用方法。面对60—70天的升温期,测温表及导线会出现老化现象,这时我们定期对导线接触点进行除锈检查,并在每次测温前进行校表,来防止测温表及导线给我们带来的错误信号;烘炉初期K表冷端补偿温度在测温过程中变化较大,如测温开始到测温结束K表冷端温度变化值大约在6-8℃之间,远远超出炉温控制范围,所以测温前、后要加一校正值,来弥补K表冷端补偿温度的变化值,故这样才能保证炉温整体均匀。
表2 举例说明(详看下表:)
补偿前 补偿后 丙中班 班长:李恒强 时间 17:00:00 17:00:00 燃烧室 大气温度( 17℃) ﹢补偿值 平均 大气温度(15 ℃) 平均 机侧火道 焦侧火道 机侧火道 焦侧火道 1 3 8 14 19 25 30 32 1 3 8 14 19 25 30 32 1 229 233 209 197 180 167 214 230 13 207 242 246 222 210 193 180 227 243 220 2 220 218 218 185 190 174 191 210 13 201 233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