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七章 光纤传感器.ppt

发布:2017-05-28约1.19千字共2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七章 光纤传感器 * * Fiber optic sensor(FOS) 第一节 光纤的基本概念 1、光纤的结构 n1n2 为什么? 2、光纤的分类 材料 玻璃: 塑料: 折射率 阶跃型 梯度型 模式 单模: 多模: 损耗小 损耗大,但重量轻,成本低,柔软性好,适于短距离传输 纤芯很细(5-10um) 纤芯直径较粗(10um以上) 3、传光原理 由斯乃尔定理(Snell’s Law)可知: n1sinθ1=n2sinθ2 n1 n2 θ2 θ1 (a)光的折射示意图 n1>n2 n1 n2 θ2 θ1 (b)临界状态示意图 n1 n2 θ2 θ1 (c)光全反射示意图 Sinθc=n2 /n1 2 q i q  j 0 n 0 n 2 n 1 纤芯 包层 2 j c j 1 数值孔径(NA): 衡量光纤集光性能的一个重要参数。 4、传光损耗 费涅耳反射: 在端面处发生的反射损耗。可通过在端面镀膜来减小。 光吸收损耗: 与光纤纤芯的吸收系数和光纤总长度有关系。 全反射损耗: 全反射过程中,由于界面不平滑以及包层媒质的光吸收作用,而发生的损耗。 入射角越小,光程越短,反射次数越少,则全反射损耗越小。 5、光纤传感器的类型 传光型(非功能型NF):光纤不是敏感元件,只是做为传光元件,仅作为光的传输回路。较易实现,无特殊要求,成本低,灵敏度低。 传感型(功能型FF):光纤不仅起传光作用,同时又是敏感元件,即是利用被测物理量直接或间接对光纤中传送光的光强(振幅)、相位、偏振态、波长等进行调制而构成的一类传感器。灵敏度高,需用特殊光纤,成本也高。 光纤传感器的组成: 光源+光纤+光探测器 (a) 传感型; (b) 传光型 第二节 功能型光纤传感器 一、相位调制型光纤传感器 原理: 被测物理量的作用 (压力、温度) L、n1、d变化 变化 如何知道 变化多少? 工作原理:利用光纤的各种效应,实现对外界被测参数的传感功能。 将相位调制转换为振幅调制(干涉测量仪) 二、光强调制型光纤传感器 微弯曲损耗原理:光纤发生微弯曲后,损耗会增大,从而输出光强减小。 光输入 光输出 活动板形器 光纤 固定板形器 光纤微弯曲位移(压力)传感器原理图 三、偏振态调制型光纤传感器 k E H 偏振光的表示法 法拉第旋转效应:当某些介质中传播的线偏振光受到沿光传播方向的磁场的作用时,线偏振光的偏振面会发生旋转,也叫磁光效应。 工作原理:基于法拉第旋转效应 探测器1 探测器2 光源 光纤 基于光纤磁光效应的电流传感器 高压输电线 偏 振 棱 镜 信号 处理 装置 输出 第三节 非功能型光纤传感器 一、传输光强调制光纤传感器 包层 纤芯 输入光 包层 纤芯 输出光 可动栅 固定栅 光栅调制光强的原理图 二、反射光强调制光纤传感器 光纤位移传感器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