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三章 旅游练习题答案.doc

发布:2017-01-02约字共8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三章 旅游地理练习题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旅游是在一定社会经济条件下产生的一种人类社会活动现象,是人们以游览、娱乐和求知为主要目的, 到较远异地所作的非定居性旅行和暂时居留引起的一切现象及关系的总和。 2、国际旅游者:是指离开定居国,到其他国家旅行24小时以上的人。 3、国内旅游者:指在本国某目的地旅行超过24小时而 少于1年的人。 4、旅游资源是指对旅游者具有吸引力的自然存在和历史文化遗存,以及直接用于旅游目的的人工创造物。 5、旅游客源地:是产生旅游者的地域,即游客的来源地。 6、目的地是旅游吸引物比较集中,有旅游接待服务设施,具备旅游功能的区域,它是旅游流指向的目的区域。 7、旅游地文化:是指在一定地理空间上的旅游资源与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一种合文化形态。 二、填空: 1、从地理学的观点来看,旅游由三个主要的成分组成,即旅游客源地、旅游目的地和联系客源地与目的地之间的旅游通道。 2、世界主要的旅游目的地包括:地中海、加勒比海、东南亚、肯尼亚、阿尔卑斯山等地。 3、旅游交通从空间层次上可分为三种:第一层次是外部交通、第二层次是在旅游区内由中心城市到旅游地、风景区的交通、第三层次是内部交通。 4、客源地和目的地的关系包括:客源地和目的地相一致、客源地和目的地相对应 、客源地与目的地的分散与集中。 6、地中海地区旅游资源特征是以 为主,兼有 。海岛、海岸风光和历史文化遗迹为主,兼有海滨岩岸风光和湖泊风光。 7、加勒比海沿岸地区旅游资源主要有:茂密的热带森林,奇异的海洋动物,海水、沙滩、阳光及古老的带有神迷色彩的印第安文化和玛雅文化 8、东南亚旅游资源主要有:热带海滨风光、宗教寺庙等古迹、民情风俗。 9、旅游地文化的要素:一是物质要素、二是行为要素、三是心理要素 三、简述: 1、举例说明客源地和目的地的关系。 2、以一地为例旅游地文化的基本特征 地域性、大众性、综合性、季节性、直观性。 3、举例说明客源地和目的地的关系:客源地和目的地相一致 美国?既是主要的客源国,又是主要的接待国。 客源地和目的地相对应,西欧对地中海,北美对加勒比海,东北亚对东南亚等。客源地与目的地的 分散与集中北京的游客来自于全国乃至全世界的各个地方。北京的居民去北京郊区度周末,去全国各地乃至世界各国度假 4、以一地为例旅游地文化的基本特征 地域性、大众性、综合性、季节性、直观性。 5、旅游资源具有一些明显的特征 一是在空间上具有广泛性和区域性 二是在时间上具有变化性 三是经济价值的不确定性 四是认知性和非旅游功能性 三、论述(参考) 1 发展旅游业对区域经济有何影响: 1 旅游对区域的经济影响 1.1旅游业的经济特性 与其它产业比较,旅游业有一些不同的独特性质。 A 旅游业是一种无形的出口产业。它把社会上的物质产品组合起来,向旅游者提供服务。 B 旅游是一种零散的综合产品。它由多种经济部门组合而成,同时受多个经济部门的制约和影响。 C 旅游业是一项极不稳定的出口产业。表现在:旅游产品不能贮存,而旅游需求的季节波动又非常大;旅游需求受外部不可预测的因素的影响,例如,自然因素中的地震、火灾、水灾、异常恶劣气候;健康因素中的流行性疾病;经济因素中的世界性经济危机,主要客源国经济危机、外汇汇率变化、能源危机;政治因素中的国家关系的恶化、国内政治动乱、政府的政策变化与战争等,都会导致期游者改变目的地;旅游者的旅游动机复杂多样,难以比较,旅游对于价格和收入的弹性很大。 1.2 旅游与经济发展 旅游开发在不同的地区所需的成本和取得的效益,取决于开发地区的资源状况、经济结构和地理区位。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比较,收入水平低,失业及待业程度高,工业发展水平低,极大地依赖农业出口换取外汇,旅游消费和外商投资要比相同的投资在发达国家所产生的影响大。发展中国家要从传统农业经济转化为现代化工业经济需大量的资本、外汇或贷款。但是发展中国家出口初级产品的传统,不能满足经济转化所需要的大量外汇,发展旅游业赚取外汇是实现工业化的一种手段。 1.3 旅游与收支平衡 不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发展旅游业的一个主要目的是赚取外汇改善收支平衡状况。扩大国家的外汇收入有两条途径:一条是通过外贸的途径,赚取的外汇称贸易外汇;另一条是通过非贸易的途径,赚取的外汇称为非贸易外汇。旅游业收入属于后者。作为非贸易外汇收入的国际旅游收入是国际贸易中最大的项之一。 1.3 旅游与就业 一般认为,旅游业是一项劳动密集性的行业。旅游业的直接就业是由于游客的直接消费产生的,即各种旅游企业中的就业人数,包括在各种接待设施、商店、旅馆、酒吧间、夜总会、运输及有关管理部门在内的就业。旅游业的发展还相应引起其它如建筑、渔业、制造业、轻工食品、商业服务等行业的发展,也扩大了就业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