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层HSE综合能力培训考核管理制度-临时用电安全管理-2016.02详解.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工艺安全管理-
临时用电作业安全管理
供应链HSE部
2016.03.03
一、认识用电
触电事故造成的伤害导致的死亡率远高于其它类型事故。
触电事故的主要危害及后果有:
电击伤
电烧伤
触电死亡
电烙印
皮肤金属化
电光眼
作为火源,种过成火灾爆炸。
电流直接通过人体造成伤害称为电击伤,电击时会引起人体酥麻、针刺、疼痛等不适感觉。
电流转化为热能作用于人体称为电烧伤。
电击伤和电烧伤可能同时发生。如果电击时电流通过心脏,会引起颤抖、痉挛、昏迷、呼吸困难、心室颤动等症状,以致电触电死亡。
安全用电:
在保证人身及设备安全的前提下,正确的使用电力以及以此为目的而采取的科学的措施和手段。
安全用电意义
由于电能在形态上不具有直观性,且转换为其它能量的速度又非常之快,因此,电气事故的发生及后果具有自身的特殊性。
每例事故的发生都来的十分突然,但是任何事故都是有规律可循,只要人们在思想上重视安全用电问题,掌握安全用电技术,在实践中采取正确的防范措施,就可以避免或者减少气事故的发生,即使事故发生了,也可以把损失减少到最大限度。
安全用电内涵
一般知识:一切用电人员宣传。
一门专业知识:全体电气工作人员所掌握。
一项制度:全员重视并严格遵照执行。
二、基本定义
非标准配置的临时用电线路
按标准成套配置的,有插头、连线、插座的专用线排和接线盘以外的,所有其它不超过180天使用期限的临时架设安装的电缆、电线、电气开关、设备等,统称为非标准配置的临时用电线路,简称临时用电线路。
临时用电作业
指生产、检修、维修、施工等作业过程中,临时性使用380V及以下且连续使用时间不超过180天的低压电力系统的作业。
超过180天的用电,不能视为临时用电, 必须按照相关工程设计规范配置线路。
触电事故的常见原因
人的因素:
总分包安全失控
安全检查不严格。
思想麻痹大意
无证操作
安全交底不清
违章作业
环境因素:
大风雷电等恶劣天气
与户外高线距离太近,又未设置保护网。
工作场所有大量爆炸性气体或粉尘。
设备因素
设备绝缘损坏、电线磨损破皮、老化
电气开关无防雨、防潮措施。
绝缘检验工具无专人保管、不定期检查、检验,失灵了
安全技术因素
保护接地、接零措施不当。
特殊场所不使用安全电压。
潜水泵等无防触电措施,未用防水橡胶皮保护套电缆。
手持电动工具无漏电保护装置。
不按电气安装技术规程和施工组织设计等安装电气设备和线路。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具有临时性、变动性的特点,因此容易忽视其重要性,造成现场临时用电的随意性,这就容易埋下安全隐患。
正因为如此,造成临时用电管理难度加大,这是我们认识的一个误区,
临时用电是一项集勘察、设计、施工、验收、运行管理于一身的工程项目。
三、管理要求-基本原则
资格:只有经过适当培训并获得资质的人员才能从事安装、维护、测试、检验电气设备及设备的工作。
设备:正确选用和安装电气设备,敷设电气线路。
绝缘:在靠近电路的非绝缘部分工作时,必须考虑绝缘问题。可以使用永久或得时的绝缘体,如电缆套、橡皮套等。在所有的情况下,使装置有一个明显“断开”点。
接地:所有用电设备都应具有良好的接地装置,使用金属盒、管、架等提供一个与地相连的电极。应由资格的人员定期地对接地系统进行检查和测试。
保险丝或断路开关:保险丝或断开开关的选用合理,不同的保险丝或断路开关,会在不同的预先确定的电流下熔断。不得用铁丝、铜丝、铝丝代替熔断丝。
电工作业实行工作票制度。
临时用电实行安全许可制度。
四、用电安全技术
临时用电施工组织设计,简称施组。
施组内容:
现场勘测
确定电源线路、变配电室/装置、用电设备位置及线路走向
负荷计算
选择变压 器
设计配电系统
设计防雷系统
确定防护措施
制定安全用电/电气防火措施
施组条件
施组的程序
编制:电气工程技术人员
审核:职能部门 设备、安全、技术、工程、监理、材料
确认:具有法人资格企业的技术负责人
施组中配电系统的编号
采用AP(09BD1电气常用图形符号与技术资料)作为前缀,一级配电箱采用1组编号;二级配电箱采用2组编号,中间用横杠(-)隔开;三级配电箱采用3组编号。
如三级配电箱AP7-3-6,表示配电箱引自一级配电箱AP7下的AP7-3二级配电箱;或者采用A\B\C作为前缀 ,A表示一级配电箱并且用1组数字(A1),B表示二级配电箱且用2组数字(如B1-2),C表示三级配电箱且用3组数字(如C3-4-6),以此类推。
回路编号与所供电编号一致,或者采用前缀WP,如配电箱AP7-3-6的电源线编号WP7-3-6(C7-3-6)
三级配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