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儿童咳嗽中西医结合诊治专家共识.pdf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439·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2010年6月 第25卷 第6期
· ·
指南 标准 共识
文章编号:1005 - 2224(2010)06 - 0439 - 05
儿童咳嗽中西医结合诊治专家共识(2010年2月)
陆 权 1,王雪峰 2 执笔,陈慧中 3,洪建国 4,胡仪吉 5,吕玉霞 6,
马 融 7,尚云晓 8,王力宁 9,王素梅 10,徐荣谦 11 审校(按姓氏拼音排序)
中图分类号:R72 文献标志码:B
1 前言 2 儿童呼吸系统生理病理特点与咳嗽的关系
咳嗽是儿科呼吸系统疾病的最常见症状,属中医儿科 2. 1 西医概述 小儿肺脏发育是一个贯穿于胚胎期和生
肺系病证中的病名范畴。咳嗽也是机体的一种正常防御 后 3 年的复杂而循序的漫长过程。出生后肺泡直径约 100
反射。儿童咳嗽按病程分为急性咳嗽和慢性咳嗽;按病因 μm,成人为 250 ~ 300 μm;肺泡数目 2500 万,仅为成人的
(或病原)分为感染性咳嗽和非感染性咳嗽;根据有痰无痰 8%,提示出生后肺泡大小和数目仍在动态增长中。从鼻
还可分为有痰咳嗽(湿咳)和无痰咳嗽(干咳)等。 道、鼻咽腔、喉腔、气管、支气管、直至细支气管,小儿气道
随着中医学和现代医学的相互交流与渗透,对儿童咳 的总体特点是管腔狭小、软骨发育尚未完善、黏膜柔嫩、血
嗽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已被广泛应用。许多化痰止咳中成 管丰富、易受感染,而感染时又极易充血肿胀。由于气道
药同时含有中药和西药成分,实践中也存在着中西医疗法 阻力与其半径 4 次方成反比,因此小儿气道阻力大于成人
及中西药物混合应用等现实问题。市场上祛痰止咳中西 (新生儿气道阻力绝对值达成人 10 倍),这也是小儿容易产
成药品种繁多,成分多有重叠,部分非处方药的使用又受 生上气道和(或)下气道阻塞的主要解剖原因。
到商业广告等因素影响。地域差异存在的习惯用药也在 小儿上气道尚有另一些特点:(1)婴幼儿易患鼻炎、鼻
相互渗透。这种背景下,儿童祛痰止咳药的重复使用、不 咽炎,鼻塞流涕和咳嗽的几率高。咽扁桃体(腺样体)生后
合理使用在所难免,尤其是对门诊患儿,用药安全性问题 6 ~ 12 个月达发育高峰,呼吸道感染时肿大更明显,是造成
已越来越引起国内外专家的关注。国内部分儿科呼吸病 咳嗽、喉鸣痰喘甚至上气道咳嗽综合征(upper airway cough
学专家曾在 2009 年制定了“儿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