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生态系统恢复选读.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四章 生态系统恢复 本章内容 第一节 生态恢复的研究概述 第二节 湿地的生态恢复 第三节 矿区废弃地的生态恢复 第四节 沙地、山地的生态恢复 第五节 海滨盐土修复 本章重点和难点 学习目的与要求 第一节 生态恢复概述 一、生态恢复的定义 根据国际生态恢复学会的定义,“生态恢复是恢复和维持生态系统健康的过程。” Restoration(恢复、复原) Rehabilitation(恢复) Remediation(修复) Reclamation(改造,治理) 一、生态恢复的定义 生态恢复的内容: (1)通过对系统物理、化学、生物甚至社会文化要素的控制,带动生态系统恢复,达到系统自我维持的状态; (2)恢复能够达到上述效益的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3)从生态和社会需求出发,实现生态恢复所期望达到的生态-社会-经济效益。 二、生态恢复研究概况(略) 三、加强生态恢复生态工程的研究和实践 一、生态恢复是生态科学的检验与应用 二、生态恢复是多学科的综合 三、生态恢复是系统工程 四、我国生态恢复面临的重大课题 第二节 湿地的生态恢复 一、湿地和湿地科学 1、湿地的定义和作用 什么是湿地? 二、湿地科学及其研究 1、湿地的分布 湿地在全世界除南极洲以外的每个大陆都有分布,从热带地区到北极冬原,有许许多多,名字不尽相同,如:Swamp,Bog,Salt marsh,Mire,Fen等,据估计湿地占全世界地表面积的6%。 二、湿地科学及其研究 世界各气候带湿地面积(估计值) 二、湿地生态工程概述 1、湿地生态工程? 2、湿地生态原则 3、湿地生态工程研究简介 3、湿地生态工程研究简介 2、禹城盐碱洼地综合整治生态工程 生态工程 * 刘玉真 山师人资环学院 本章目录 生态恢复的研究概述 湿地的生态恢复 矿区废弃地的生态恢复 沙地、山地的生态恢复 海滨盐土修复 生态修复的定义、。 农药、重金属在土壤中迁移转化规律。 重点 难点 掌握土壤污染物的种类,土壤污染的概念及土壤净化的途径;掌握农药、重金属在土壤中迁移转化规律;熟悉土壤的结构与组成,土壤的特性;了解土壤环境问题,土壤中重金属元素的来源,土壤污染的防治措施。 本章目录 生态恢复的研究概述 湿地的生态恢复 矿区废弃地的生态恢复 沙地、山地的生态恢复 海滨盐土修复 海南红树林 三江平原沼泽 南四湖荷花 齐河湿地 一.湿地和湿地科学 湿地(wetlands) 指天然或人工的,长久或暂时性的沼泽地、湿地、泥碳地或水域地带,带有静止或流动淡水、半咸水、咸水水体者,包括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 m的海域。 红树林 西溪国家湿地公园 人工湿地(artificial wetland) 由人为因素形成的湿地。如水田、水库、运河、盐田及鱼塘等。 化工厂边的人工湿地 小城镇人工湿地 一.湿地和湿地科学 0.8 100 干旱 6.4 8558 全球总计 1.4 221 半湿润 8.7 2317 湿润 热带 4.5 439 干旱 7.6 629 半湿润 17.2 1077 湿润 亚热带 1.9 136 干旱 4.2 342 半湿润 7.3 539 湿润 温带 11.0 2558 湿润,半湿润 寒温带 2.5 200 湿润,半湿润 极地 占该气候带面积% 湿地面积(*1000km2) 气候情况 气候带 二、湿地生态工程概述 湿地生态工程是利用湿地的水文和化学物质贮存器的特点,所设计的控制过剩营养物、沉积物和污染物,并且改善水质的生态工程。 1、湿地生态工程的定义 或利用上述特点综合整治低洼湿地,使其结构和功能得到改善和恢复,成为良性生产-生态系统的生态工程。 通过特有的生态系统 物质平衡原则 通过水文途径 通过降雨、表面径流、地下水流动和潮汐交换进行营养物和其他化学物的输入输出。 通过湿地特有的缺氧还原条件、枯枝落叶覆盖层的环境发生系列的生物地化过程,如:固氮、反硝化、光合固碳、沼气化等。 整个生态过程,通过氧化、还原以及矿物质的吸收和释放等,不仅对个别湿地系统,对全球性的物质循环其着重要的平衡作用。 研究概况:美国俄亥俄州Erie湖周边流域流入该湖的磷酸盐超标,直接排放量为2100t/a,选择了“老妇人河湿地”进行研究。 研究目的:让湿地作为周边高低流域和湖区之间的化学和水文缓冲器,提出保护湖区的湿地生态工程的有效设计。 生态模型:磷流生态系统物质平衡模型 科学建议:以现有整个湖西地区的湿地面积为准,每年可以吸收固定磷7100t/a,然而这只有现有排放量的3.5%~5%,建议制定一个计划,在该地区沿湖种植1000km2的湿地植被,可以减少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