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器控制及PLC实验指导书打印稿材料.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电器控制及
可编程序控制器(PLC)
实验指导书
周志文 吴 韬 编
西北民族大学
电气工程学院
目录
第一篇 电器控制部分
第一章 电器控制与可编程序控制器实验的基本要求和安全操作说明
第二章 DJDK-1型电力电子技术实验装置简介
第三章:电器控制继电器控制部分实验项目
实验一 三相异步电动机点动和自锁控制线路
实验二 三相异步电动机正反转控制线路
实验三 三相异步电动机起动顺序控制线路
实验四 三相异步电动机两地控制线路
实验五 三相异步电动机Y-△降压起动控制线路
实验六 三相异步电动机能耗制动控制线路
实验七 三相线绕式异步电动机的起动控制线路
第二篇:PLC控制部分
第四章 FXos系列可编程控制器简介
第五章 编程器简介
第六章 编程器的操作
第七章 可编程序控制器实验部分
实验一 基本指令的编程练习
实验二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星/三角换接起动控制
实验三 LED数码显示控制
实验四 液体混合装置控制的模拟
实验五 电梯控制系统的模拟
实验六 机械手动作的模拟
实验七 四节传送带的模拟
第一章 电器控制与可编程序
控制器实验的基本要求和安全操作说明
《电器控制与可编程序控制器的原理及应用》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自动化等专业的重要的专业课。该课程涉及面广、应用广泛,而实验环节是本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实验,可以加深对理论的理解,培养和提高学生独立动手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1-1 实验的特点和要求
电器控制与可编程序控制器实验的内容多、新,实验过程复杂,系统性较强。而理论教学则是实验教学的基础。学生在实验中应学会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去分析和解决实际系统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提高动手能力;同时通过实验来验证理论,促使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使认识不断提高、深化。具体地说,学生在完成指定的实验后,应具备以下能力:
(1)掌握继电器控制电路、可编程序控制器的主回路、控制回路的接线及调试方法,能初步设计和应用这些电路。
(2)熟悉并掌握编制可编程序控制器程序的方法,及使用简易编程器写入、读出、调试程序的方法。
(3)能够运用理论知识对实验现象、结果进行分析和处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能够综合实验数据,解释实验现象,编写实验报告。
本书介绍了20余个电器控制与可编程序控制器方面的实验。同时系统介绍了使用简易编程器写入、读出、调试程序的方法。
1-2 实验前的准备
实验准备即为实验的预习阶段,是保证实验能否顺利进行的必要步骤。每次实验前都应先进行预习,从而提高实验质量和效率,否则就有可能在实验时不知如何下手,浪费时间,完不成实验要求,甚至有可能损坏实验装置。因此,实验前应做到:
(1)复习教材中与实验有关的内容,熟悉与本次实验相关的理论知识。
(2)阅读本教材中的实验指导,了解本次实验的目的和内容;掌握本次实验系统的工作原理和方法;明确实验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3)写出预习报告,其中应包括实验系统的详细接线图、实验步骤、可编程序控制器
程序等。
(4)进行实验分组,一般情况下,电器控制与可编程序控制器实验分组为每组2~4人。
1-3 实验实施
在完成理论学习、实验预习等环节后,就可进入实验实施阶段。实验时要做到以下几点:
(1) 实验开始前,指导教师要对学生的预习报告作检查,要求学生了解本次实验的目的、内容和方法,只有满足此要求后,方能允许实验。
(2) 指导教师对实验装置作介绍,要求学生熟悉本次实验使用的实验设备、仪器,明确这些设备的功能与使用方法。
(3) 按实验小组进行实验,实验小组成员应进行明确的分工,以保证实验操作协调,记录数据准确可靠,各人的任务应在实验进行中实行轮换,以便实验参加者能全面掌握实验技术,提高动手能力。
(4) 按预习报告上的实验系统详细线路图进行接线,一般情况下,接线次序为先主电路,后控制电路;先串联,后并联。在进行调速系统实验时,也可由2人同时进行主电路和控制电路的接线。
(5) 完成实验系统接线后,必须进行自查。串联回路从电源的某一端出发,按回路逐项检查各仪表、设备、负载的位置、极性等是否正确,并联支路则检查其两端的连接点是否在指定的位置。距离较远的两连接端必须选用长导线直接跨接,不得用2根导线在实验装置上的某接线端进行过渡连接。接线正确后对可编程序控制器实验写入程序。
(6) 实验时,应按实验教材所提出的要求及步骤,逐项进行实验和操作。观察结论是否正确,若结论不符合要求,检查是接线问题(硬件)还是程序问题(软件)。改接线路时,必须断开电源方可进行。调试实验装置直到实验现象正常,所得数据合理,实验结果与设计的要求相一致。
(7) 完成本次实验全部内容后,应请指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