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勤奋》.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16 说勤奋 biàn zhěn shāo mò 一遍 枕头 稍微 期末 xiào guàn jī chǔ dù 校园 习惯 基础 远渡重洋 jiàn něi 资治通鉴 气馁 máo bō xùn 名列前茅 剥离 教训 一遍 枕头 稍微 期末 校园 习惯 基础 远渡重洋 资治通鉴 气馁 名列前茅 剥离 教训 听写: 一遍 枕头 稍微 期末 校园 习惯 基础 远渡重洋 资治通鉴 气馁 名列前茅 剥离 教训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他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司马光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 《资治通鉴》,简称“通鉴”,是北宋司马光主编的一部多卷本编年体史书,共294卷,历时19年告成。它以时间为纲,事件为目,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写起,到五代的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公元959年)征淮南停笔,涵盖16朝1362年的历史。它是中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在中国官修史书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 童第周(Tung TC),是我国卓越的生物学家、教育家、中共党员。生前曾担任过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动物研究所所长。他是卓越的实验胚胎学家,我国实验胚胎学的主要创始人,生物科学研究的杰出领导者。 华罗庚(1910年11月12日~1985年6月12日),国际数学大师。他为中国数学的发展作出了无与伦比的贡献。被称为“中国数学之神”,“中国现代数学之父”,“人民数学家”。 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是什么?是勤奋。 古今中外,每一个成功者手中的鲜花,都是他们用汗水和心血浇灌出来的。 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用 “鲜花”比喻所取得的成就,用“汗水和心血”比喻所付出的艰辛劳动,说明成功者取得成功绝非轻而易举的事。 小时侯,每当老师讲完课,哥哥、弟弟读了一会儿书就去玩了,他却躲在屋里一遍又一遍地高声朗读,一直读到滚瓜烂熟为止。 小时侯,每当老师讲完课,哥哥、弟弟读了一会儿书就去玩了,他却躲在屋里一遍又一遍地高声朗读,一直读到滚瓜烂熟为止。 长大以后,他更加勤奋。为了抓紧时间,他用圆木做了个枕头,睡觉时只要稍微一动,枕头就会滚开,他醒来后便继续读书写作。他管这种枕头叫“警枕”。 长大以后,他更加勤奋。为了抓紧时间,他用圆木做了个枕头,睡觉时只要稍微一动,枕头就会滚开,他醒来后便继续读书写作。他管这种枕头叫“警枕”。 他用了19年时间,终于编成了著名的史学巨著《资治通鉴》。 第二自然段列举( )的事例来证明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是勤奋。先具体写( ),后写( ),终于编写成( )。 第二自然段列举( 司马光 )的事例来证明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是勤奋。先具体写(司马光小时候勤奋学习 ),后写(他长大后勤奋写作 ),终于编写成(史学巨著《资治通鉴》 )。 “才”字说明了什么? 说明童第周起步晚,他并不是天资聪颖,与上文的司马光形成对比。 第三自然段写的是( )成才的故事。重在说明(“ ”。) 司马光 古代 天资聪颖 靠勤奋——成才 童第周 现代 基础较差 “即使 ,只要 ,也是照样可以成才的。”正如著名的数学家华罗庚所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