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深化畜牧业改革实施畜牧业全产业链.doc

发布:2017-05-27约2.12千字共1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深化畜牧业改革 实施畜牧业全产业链 促进牛羊大区建设 近年来,我区畜牧业以全面深化改革和创新驱动发展为根本动力,以转变畜牧业发展方式和促进产业转型升级为主线,以提高产业质量效益和增加农村居民收入为核心,扩规模强基础, 转方式调结构综合生产能力稳定,现代畜牧业建设。1525.5万头(只),比2011年增长17.5%。其中牛、羊、猪、禽饲养量57.6万头、194.3万只、97.9万头,1170.1万只,分别比2011年增长12.7%、35.5%、15.1%、15.6%;出栏分别达14.6万头、80.9万只、68万头、681.9万只,分别比2011年增长39.4%、36.5%、11.8%、15.9%;肉、蛋、奶、水产品产量分别达90029.2吨、14581.9吨、19624.3吨、941.9吨,分别比2011年增长25%、16.2%、35.4%、6.1%;畜牧业总产值达16亿元,比2011年增长29%,占农业总产值的35.5%;畜牧业人均纯收入达2930元,比2011年增长46.6%。 (二)生产区域化格局初步形成。进一步优化调整畜牧业结构,逐步形成了以畜产品生产为基础,以生猪、奶肉牛、肉羊、禽类四大主导产业为支撑的畜牧养殖业生产格局,初步形成了繁殖、育肥、加工、销售的畜牧产业体系,全产业链发展框架初步成形。 (三)饲草料基地建设奠定养殖基础。饲草料资源丰富,年种草面积18万亩,按每亩年产1000kg青干草计,年可产优质牧草16万t。年产农作物秸秆143万t,酒糟等农副产品120万t。建成高标准青贮氨化窖48130座99.9万立方米,配备铡草机等实用机械2.5万台套,配套建设沼气池1.9万座,养殖基础不断夯实,为畜牧业发展奠定了基础。 (四)标准化规模养殖水平显著提升。大力发展规模养殖和现代设施畜牧业,基本实现规模化,标准化生产,处于快速转型期。各类养殖场(小区)累计达439个(其中肉牛219个、奶牛9个、肉羊63个、生猪95个、禽类22个、综合31个);规模养殖大户累计达31775户。创建标准化示范场50个,其中部级5个、省级6个、市级39个。全区畜产品“三品一标”认证企业20家,占全市畜产品产量的45.7%。 (五)科技成果应用加快。奶牛、能繁母猪应用人工授精技术。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十二五”期间,争取畜牧业项目12个,到位国家无偿资金10978.8万元,撬动民间资金20亿元,起到了明显的“四两拨千斤”的引导作用。基本建成了重大动物疫病预防控制、动物防疫检疫监督、动物防疫物资保障等系统改革传统的以家庭为主体的小规模分散饲养,着力发展标准化规模养殖,推进传统饲养方式转变坚持政府扶持、多元投入、多方建设的方针,整合国家和省级强牧惠牧政策资金,重点支持龙头企业、家庭牧场、合作经济组织等,加快培育适度规模养殖和一体化经营主体,大力改善养殖基础设施条件。畜牧业实现了由分散养殖为主向规模经营为主的重大转折,进入了规模化生产、产业化经营的新阶段。改革普惠性、常规化的政策扶持方式,加大政策资金整合力度,坚持扶优、扶大、扶强的原则,加快打造一批市场竞争优势明显的龙头企业。“十二五”期间,争取国家无偿资金10978.8万元,撬动民间资金20亿元做大做强龙型经济黑河农牧农牧结合、草畜配套、循环发展大力推进牧草生产加工和牛羊规模养殖,支持青贮玉米和苜蓿等饲草料种植,加强畜禽养殖粪污综合利用。积极推进清洁生产和生态养殖,全面应用生态养殖技术、种养循环技术,提倡畜禽粪便生物处理技术,增加畜禽粪便的利用渠道及途径2020年全要实现达标排放标准实现粪污排放减量化、资源综合利用化、病害处理无害化、环境条件生态化。质量安全水平大力推广无公害标准化养殖技术,推动全区无公害畜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强化养殖环节监管,无公害畜产品认证完善饲养管理规章制度、无公害畜产品生产技术操作规程、无公害畜产品质量控制措施,生产记录和养殖档案,严格按规定使用畜禽投入品;强化畜产品产地监测,全区无公害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 2.抓好重点项目建设。一是招商引资项目。重点抓好甘肃黑河农牧与三元乳业合作建设的万头奶牛养殖循环经济及乳制品加工生产线,前进牧业与贵阳三联乳业合作建设的万头奶牛场建设。二是本地重点项目。重点抓好张掖市发忠牧业牛羊肉精细分割及深加工产业化建设、甘肃河鑫现代生态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现代农业产业园养殖区建设、现代循环畜牧产业园张掖市华辰生态农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杰灵养鸡专业合作社20万只蛋鸡养殖场建设和北部园区甘肃聚通生态农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肉牛养殖场、张掖市恒源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万头良种肉牛繁育场建设等6个重点项目,力争完成投资10亿元。 3.积极争取金融支持。依托草食畜牧业贴息贷款政策的实施,及时掌握国家政策,争取政府支持,从政策供给层面调整和完善畜牧业融资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