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1四大发明摘要.doc

发布:2017-06-15约2.73千字共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四大发明》教学设计 东阿县第二实验小学 宋鑫鑫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同学们,2008年8月8日,举世瞩目的第二十九届奥运会在首都北京隆重举行。今天,让我们一起再去重温那个神圣的时刻!?? (教师播放奥运会录像片段) 师:看完这段视频,老师相信大家一定还意犹未尽,谁来说说你在开幕式上都看到了什么? 生回答,并相机板书。 师:是呀,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那就是——四大发明。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第三十四课——《四大发明》。 二、初步了解,归纳总结? 1、师:那么四大发明分别产生于什么时候?是谁发明的?它又有什么作用呢?请同学们自读课文90-92页,按照表格在文中圈画出有关词语。 四大发明 发明年代 用途 造纸术 活字印刷书 指南针 火药 (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能够初步了解课文主要内容,为教学进程的开展奠定良好基础) 2、师生集体交流把表格填写完整。 四大发明 发明年代 用途 造纸术 东汉 成为普遍使用的书写材料 印刷术 北宋 大大提高了印刷效率 指南针 宋朝 辨别方向;远洋航行 火药 唐朝 烟花炮竹;军事 三、合作探究,拓展新知 过渡:既然四大发明用途这样广泛,就让我们走进四大发明,深入学习。 造纸术: 1.在纸产生之前,古人把字写在什么上面?(龟甲、兽骨、竹简、帛…..)? 2、点击课件甲骨文和竹简。讨论:这些东西和我们今天写字的纸张相比有什么缺点? 龟甲、竹简:过于沉重,携带和阅读都不方便;帛:太昂贵,一般人用不起。 3、师:说到这些缺点,老师不禁想到了一个有趣的故事。相传,西汉有一个大文学家叫东方朔,他用竹简写了一份奏章,居然用了3000多根竹简。东方朔手无缚鸡之力,无法拿动这么庞大的奏章,最后只好请了两位大力士抬进宫里去。据说,汉武帝花了两个月的时间才看完那一大堆竹简。?? 探讨交流:讲到这儿,老师突发奇想,不如我们来算一算:如果一根竹简能写十个字,那么东方朔给汉武帝的奏章大约有多少字?(30000字)如果用教科书那么大的纸来写,每页按1000字计算,大约只需要多少页?(30页)三十页的书随便往书包里一装就可以了。 4、了解造纸过程: 师:既然纸张给我们带来了这么大的便利,你们知道纸是谁发明的吗? 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引导:点击课件:蔡伦像,这就是蔡伦像。? 思考:蔡伦使用什么材料造纸??为什么他造的纸得到了推广? (学生谈感受。——树皮、麻叶、破布、破渔网等。教师引导:材料便宜,哪儿都有,都用得起,而且轻便。)? 教师小结:魏晋以后,纸成为普遍使用的书写材料。更骄傲的是中国造纸术比欧洲早了1000多年,由此可见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 活字印刷术: 1、过渡:造纸术的发展,引发了一门新的技术,它是?——印刷术。它的诞生经历了两个重要的阶段,你们知道是哪两个阶段吗? 生:雕版印刷和活字印刷。 师简介雕版印刷,点击课件:出示介绍雕版印刷,就是将要写的字反刻在木板上,然后在书版上涂墨覆纸,用刷子均匀揩拭,纸上就有了所需要的图文。 欣赏精美的雕版印刷图,感受唐朝雕版印刷术高超的技术水平。——《金刚经》是我国和世界现存最早的有日期的雕版印刷的书,印成于唐朝。 2、师:雕版印刷是一项伟大的创造,但它仍然存在问题。(教师点击“小故事”) 引导生总结雕版印刷存在的不足之处(费时费力、不能重复使用)。 3、师:鉴于雕版印刷术的缺点,北宋初年——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那么活字印刷术是怎么回事呢?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课文中关于活字印刷术的描写。 实践活动:活字排版:我,中,爱,国,你,排出不同的语句,进而总结活字印刷术的优点。(省时省力,节约材料,活字可以重复使用,保存比较方便,大大提高了印刷效率)。 活动后交流,在排出的句子中,你最想说哪句话?学生回答:我爱你中国。师引导学生深情的述说,进而总结:毕昇的活字印刷术是世界上最早的活字印刷术,比欧洲早了400多年,没有理由不让我们说:我爱你中国。 ?指南针:? 1、印刷术的发展,使人类的文明得到广泛的传播,在人类实现漂洋过海的历程中,中国人发明的指南针起到了重要作用。 指南针的发展变化过程:司南(战国)—指南车(东汉)—指南鱼—指南针(宋)(教师课件出示)? 2、小结:指南针的发明推动了航海业的发展,指南针在航海中成为船员们不可缺少的“眼睛”。? 问:为什么说指南针是航海家的眼睛?(辨别方向)? 课件点击,介绍三位航海家。? 郑和:明成祖朱棣时期,中国古代规模最大、船只最多(240多艘)、海员最多、时间最久的海上航行,比欧洲国家航海时间早几十年。堪称是“大航海时代”的先驱,是唯一的东方人,更有说法称郑和最早发现美洲、澳洲、南极洲。?哥伦布:1492年,意大利航海家,先后4次出海远航发现了美洲大陆,开辟了横渡大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